儿童蹦床上运动时,若儿童每次与弹性床相碰后都能回到相同的高度,并重复上述运动。以每次与弹性床刚接触的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下列速度v和儿童位置(即坐标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x>0段运动过程的图像是( )
【考点】竖直上抛的图像问题;复杂的运动学图像问题.
【答案】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8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甲所示,下端离地面H=6.4m处有一竖直的空管,管长L为2.8m,A、B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由于受外力作用,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运动,其运动v-t图像如图乙所示,同时在B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一切阻力和在地面的反弹,取g=10m/s2。求:
(1)若小球初速度为8m/s,小球上升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2)若小球初速度为8m/s,小球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A端相对向上穿出;
(3)欲使在空管落地瞬间,小球必须处于空管之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小球的初速度v0大小的范围。发布:2024/10/19 3:0:2组卷:317引用:3难度:0.5 -
2.17世纪,伽利略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打开了通向近代物理学的大门。他在做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实验时,观察到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后,经过相等时间通过的距离具有1:3:5:7:…的关系。他认为这一现象很好地说明了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把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结论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广到实验范围之外的竖直情况,从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1)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图1),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程
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
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2)某同学在“用DIS测定位移和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小车的s-t图像如图2中实线所示,虚线为1.0s末图像的切线,则由图像可知小车 。
A.1.0-1.5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0.6m/s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s末瞬时速度大小为0.2m/s
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不计空气阻力,能正确表示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线是 。
(4)如图4所示是一个网球沿竖直方向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 。
A.网球正在上升
B.网球正在下降
C.网球的加速度向上
D.网球的加速度向下
(5)位移传感器利用两种脉冲的传播速度不同来测量距离。图5(a)代表发射红外线脉冲和超声波脉时刻,图5(b)表示接收红外线脉冲和超声波脉时刻,其中脉冲 对应表示超声波脉冲,脉冲 传播用时可以忽略。已知脉冲1和2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和v2,结合图中时刻t1和t2,计算机利用公式s=运算即可得到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距离。
(6)一位宇航员在一颗未知天体上做自由落体实验。他从离天体表面32m高处自由释放一个重球,测得它下落的最后1s内通过的距离为14m,则该无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重球下落所用的时间为 s。发布:2024/10/19 12:0:2组卷:43引用:1难度:0.7 -
3.手机中有加速度传感器,能通过图像显示加速度情况。用手掌托着质量为m的手机,打开加速度传感器,把手机向上抛出,然后又在抛出点接住手机,得到如图所示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t1=0.38s,t2=0.55s,t3=0.66s,t4=1.26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可判断出( )
发布:2024/11/11 23:0:2组卷:161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