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迫切需要,“双碳”工作指的就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达峰值”和实现相对“零排放”。
(1)构成二氧化碳的元素为碳元素和氧元素,如图为碳、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在方框内将原子结构示意图补画完整。

(2)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验证的微型实验装置。

滴入盐酸时,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图中1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图中2处出现浑浊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CO2+Ca(OH)2=CaCO3↓+H2O,若图中2处未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CO2中混有HCl,不能得到CaCO3沉淀CO2中混有HCl,不能得到CaCO3沉淀。
(3)近年来“双碳”观念深入人心,“绿碳”和“蓝碳”也逐渐从观念走向行动。
“蓝碳”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封存,该过程会引起海水酸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CO2=H2CO3H2O+CO2=H2CO3。被灌注到深海里的CO2,可以是气态、液态、固态。固态CO2可用于冷藏食物的原理是 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4)“绿碳”是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 光照 C2H5OH+3O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506g,则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光照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CO2+Ca(OH)2=CaCO3↓+H2O;CO2中混有HCl,不能得到CaCO3沉淀;H2O+CO2=H2CO3;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7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
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
②通过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不断吹入由人体呼出的气体后,石灰水变浑浊
③为了使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干,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
④用盐酸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发布:2024/9/5 1:0:8组卷:44引用:2难度:0.9 -
2.以二氧化碳为例,学习科学家研究物质的方法。
(1)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二氧化碳能使燃着蜡烛熄灭,该变化体现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2)1755年,布莱克第一个运用定量方法研究二氧化碳,研究的主要过程如图:
①白垩充分煅烧后(杂质不参与反应),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
②步骤Ⅲ生成的白色固体是
③实验室制取气体部分仪器与装置如图: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是
(3)1766年,卡文迪许测得: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图4所示针筒内二氧化碳与水充分混合后,针筒内的上液面将停留在
(4)图5为模拟伯格曼实验,试管(②的现象为发布:2024/10/3 1:0:1组卷:234引用:1难度:0.5 -
3.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存在、性质、用途、制取等方面对二氧化碳进行了研究,较全面地认识了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和水一样,也有三种状态。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的热量变化为
(2)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二氧化碳,体现的化学原理为
(3)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同,工业制取二氧化碳采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为
(4)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灭火,请写出二氧化碳的另一种用途
(5)“碳达峰”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从碳循环视角看,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过程有发布:2024/11/2 8:0:1组卷:11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