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人物通讯,完成下面各题。
春天来了——关于疫情后城市重启的通讯
记者:王嘉兴 鲁冲
      2020年的春天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严酷考验的华夏大地上,一座又一座城市从严冬中苏醒了。
      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一名医生说,是他在急诊科又开始处理骨伤病人的时候;一名警察说,是回到原先的岗位督促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一位住在商业街边的居民说,是发现放了两个月“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大屏幕又开始播放热热闹闹的商业广告的时候……
      在环卫工人老严的眼里,城市苏醒的时间与他的工作量紧密相关。
      他负责清扫的街道是城市最繁华、人流量最高的商业街之一。有那么一段时间,这里寂静得只剩下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他的工作前所未有地轻松:只需清扫落叶,不用再面对一小时不管就满溢的垃圾桶、不计其数的奶茶杯和串签——可是这轻松让老严感受到的是一种从未经历过的憋闷和紧张。嘈杂的叫卖声消失了,灯牌也不亮了,所有的店铺大门紧闭,就连空气都寂静得似乎被冻住了。
      春天来临的时候,老严又听到规律的、曾令他感到厌烦的噪音,他又开始劳累了——垃圾桶又开始慢慢满起来,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得清理了。他一边划动着扫帚一边愉快地嘀咕着“好了,好了,好起来了”。
      就在老严负责清扫的这条街,服装店、副食店的店主们纷纷接到通知,可以回店里做清洁、备货,准备开业了。消毒药水的味道渐渐被食物的香味替代,外卖员的叫喊声不时穿过街道,“81号!好了没有?”“快点哟,152号客户在催呢!”
      最近一周,外卖小哥陈锋跑了200单,是疫情期间最低谷时的两倍。陈锋告诉记者,尽管与平日的一周400单仍有距离,但他确信,一切都正在好起来。他骑着摩托再不能一人一条车道在路上随便跑了——路上的车多起来了,甚至偶然有车辆发生刮蹭。陈锋又要小心避让汽车和行人了。
      陈锋接到的订单内容越来越丰富:之前只有送正餐饭食的,渐渐地,年轻人喜欢的奶茶店、小零食店的外卖也开始了!最让陈锋兴奋的是,他最喜欢的潘家米粉店开门了。在等单的时候,陈锋可以抽空在这家价廉味美的餐馆嗦一碗米粉。和其他食客一样,嗦完粉的陈锋总是满面笑容。
      米粉店的潘老板印象最深的顾客是一个胖嘟嘟的年轻小伙。刚开始允许堂食那几天,根本没有人来店里坐着吃。终于,这一天,这个年轻人走进来,犹豫几秒钟,坐下了,摘了口罩:“老板,一碗细粉,……额,加粉。”这胖小伙可能住在附近,没有疫情的时候,经常光顾潘老板的小店,总是像这天一样,笑眯眯的。
      潘老板告诉记者,重新开业后,她把新做的准备过年期间涨价的牌子找了出来,拿抹布擦干净上面的积灰,然后用记号笔把价钱改回平日的价格。“其实我们的食材成本涨了,给我送米粉、蔬菜的小贩都感慨生意不好做。但现在是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我们一起渡过难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生意有的是时间做。”
是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切都正在好起来了。
      多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恢复为普通患者就诊的医院,援鄂医生们回到家乡救死扶伤,武汉本地医生从呼吸科回到自己的科室;所有公交车恢复运行,所有地铁又继续在轨道上穿行,所有银行网点恢复营业;高三初三的学生回到校园迎接高考中考,其他年级的孩子也仿佛听到了春风中的呼唤……
      下午,钟楼传来6声钟响,老严该下班了,他期待钟声再次淹没在商业街的人声鼎沸里,这个直脾气的中年人告诉记者,他会继续啰嗦那些不守规矩的摊贩和乱丢垃圾、乱吐痰的人。陈锋骑着摩托继续穿梭在大街小巷,晚上的外卖生意不错,如果运气好还能抢到几单顺路的。潘老板准备好第二天开店需要的食材,将店面打扫干净,该回家关心孩子今天的作业了……
      这一天,一个市民外出散步后,捡回一根冒着青芽的树枝插在阳台上:“我已经错过了大半个春天,现在要抓住春天的尾巴。”
(摘录改编自《中国青年报》)(1)文中哪些通讯的事件可以看出“城市苏醒了”?请分条概括。
(2)分析这篇通讯第一段的作用。
(3)请根据这一篇通讯的写作对象和内容衔接来推断,结束对潘老板的采访后,紧接着,记者最可能采访并详写的是
B
B

A.高三初三的学生
B.给米粉店送食材的小贩
C.外卖小哥
D.这条街上的另一位店主
(4)赏析文中的划线句。
这个年轻人走进来,犹豫几秒钟,一坐,摘了口罩……
(5)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春天”,除了指随着自然季节更替而来临的春季,这两处所写的“春天”还有哪些含义?

【考点】提取新闻信息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短文概括出主要内容。(18个字以内)
          中新社台北5月1日电 四川雅安庐山震灾牵动各地民众的心。5月1日“两岸四地灾难救援重建交流研讨会”在台北召开,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专家与会,分享汶川地震、台湾莫拉克风灾等灾后重建经验,以期对雅安地震后续重建工作有所助益。
          此次研讨会由台湾伊甸基金会主办。该会执行长黄琢嵩表示,希望通过两岸四地交流心得,可以有个平台一起为灾后重建出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郭虹是此次雅安地震“420成都公益组织联合救援行动”总召集人,她向参与此次地震救援的台湾公益组织表示感谢,并致赠志工救灾衣。郭虹还以四川汶川地震救援和重建为例,强调在灾后重建中跨界合作非常重要。与会专家还从“灾区福利服务输送”、“灾民生计与小区产业发展”、“面对未来灾难”和“重建与永续发展”四个方面探讨灾后重建工作。

    发布:2024/12/4 8:0:2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2.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樊永强)1992年1月,党中央作出实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之后,为这个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一船”取什么名称,备受国人和世界关注。
          1993年,当时的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向参加飞船研制的各单位发出了“为中国飞船征集名称”的通知。经慎重考虑,载人航天办公室建议用“神舟”为我国飞船命名。
          从字面上看,“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又是“神州”的谐音,象征着飞船研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是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大协作的产物;同时,“神舟”又有神气、神采飞扬之意,预示着整个中华民族都将为飞船的诞生而无比骄傲与自豪。
          1994年初,“神舟”这个名字最终从众多的方案中脱颖而出。从此,中国自主制造的载人飞船有了名字——“神舟”。
          随着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腾飞上天,“神舟”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的光辉名字,从此传遍神州大地。
    (摘自《搜狐新闻》)      2011年4月,中国货运飞船名称征集活动正式启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组委会收到9640份提名:天梭、鲲鹏、天舟、神龙、龙舟……2013年10月,组委会向公众公布了这艘备受关注的货运飞船的名称:天舟,寓意天地间往来的星汉之舟。“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博物志》中传说银河和海相通,有个住在海边的人想要乘坐“槎”(仙人所用的木筏)登天,木槎化火箭。我们把古人畅游浩渺宇宙的愿望变成泛“天舟”而相会于天宫的现实。
    (摘自《央视新闻客户端》)【材料二】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的首舱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进驻天和核心舱。作为空间站建设阶段的首个飞行乘组,他们开始了太空家园的建设。
          三名航天员在核心舱内搞装修、拆包裹、装WIFI,还到舱外安装了工具、设备、验证了舱外服和机械臂的性能。太空驻留三个月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返回地面。
          2021年9月20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带着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进入太空,与核心舱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继续建设太空家园,在轨驻留时间达到6个月。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完成了任务,顺利返回地面。
          2022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搭载着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来到太空。7月24日,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三名航天员在问天实验舱里进行了一系列空间试验、太空授课等活动,并通过问天气闸舱成功出舱。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梦天实验舱对接、转位之后,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11月12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
          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载着费俊龙、邓清明、张陆抵达太空。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
    (摘自《载入史册!6名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2022.11.30《新民晚报》)
    【材料三】
    “太空教师”来了!3名航天员像鱼儿一样依次“游”入问天舱,开始带领大家感受神奇的太空微重力环境。作为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等于把实验室搬到了太空。
          太空实验开始了。在陈冬演示的毛细效应实验中,没有了重力的束缚,细管中的液面不断上升,速度比地面上同样的演示快得多;在太空趣味饮水演示中,刘洋用2米长的吸管成功喝到了袋中的饮料……一个个精彩的实验显示出太空环境的特别,让同学们对太空微重力环境产生直观的感受。
    “我在天宫二号种过生菜,最近还品尝了蔡旭哲亲手种植的生菜。”陈冬亲手操作,对拟南芥进行样品采集,并把它在太空的生长状态冻存。实验前,拟南芥已被陈冬放到科学手套箱里。打开拟南芥的生长盒,每个种植孔里分别种着通过基因调控控制不同开花期的拟南芥。已经开花的拟南芥花朵为白色,非常小。随后,陈冬把剪下来的拟南芥放入冻存管里。陈冬介绍,所有的样本采集完成后,就会把它们放在零下80摄氏度的低温存储区。等返回地球的时候,这些样本将交给科学家进行研究。实验中,陈冬戴上了混合现实眼镜,借助这款眼镜,可以更轻松高效地完成工作,地面课堂的同学们也能借助陈冬的视角更好地观察实验。刘洋展示了生命生态实验柜里的水稻。经过70多天的生长,水稻已经从饱满的种子变成了水稻植株。不过,它们的样子看起来东倒西歪。这主要是因为失去了重力的刺激,水稻的生长方向也变得杂乱无章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10.13)
    (1)选出对以上材料的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
     

    A.搭乘“神舟十二号”的三名航天员到达太空后,开始建设太空家园。
    B.用“神舟”为我国载人货运飞船取名是因为它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
    C.从2021年4月到2022年11月末,我国共有12名航天员抵达太空。
    D.拟南芥的样本采集完成后会被放在零下80摄氏度的低温存储区存储。
    (2)结合【材料一、三】内容,补充下联。
    上联:太空课堂播撒科学种子
    下联:
     

    发布:2024/11/22 11:0:2组卷:21引用:2难度:0.5
  • 3.请将下列消息写成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
          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宣布对部分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后,5月中旬首批零关税水果登陆福州,接着亮相上海,京城百姓也纷纷议论何时才能吃上零关税台湾水果。5月30日一早,进入北京物美华天大卖场选购水果的顾客发现了一件新鲜事。在他们平时熟悉的水果柜台上,突然出现了几块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台湾水果展卖”。那一排排摆放整齐、新鲜饱满的水果仿佛正向京城百姓宣告:“大陆同胞,我们来了!”
    答:
     

    发布:2024/12/26 20:30:2组卷:14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