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请根据下列有关酶促反应的实验操作,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 | 试 管 | |||||
A | B | C | D | E | F | |
1.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 | + | + | - | - | + | - |
2.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溶液1mL | - | - | + | + | - | + |
3.加入唾液淀粉酶原液1mL | + | - | + | - | - | - |
4.加入蔗糖酶溶液1mL | - | + | - | + | - | - |
5.加入蒸馏水1mL | - | - | - | - | + | + |
6.酶促水解反应 | 摇匀,37℃水浴中保温10min | |||||
7.向每个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2mL |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1~2min | |||||
8.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
(1)本实验的变量是
酶的种类(淀粉酶、蔗糖酶)
酶的种类(淀粉酶、蔗糖酶)
。(2)制备淀粉溶液时需加热煮沸,但制备好以后必须冷却到室温才能使用,这是防止
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
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
。(3)上述实验中,
A、D
A、D
号试管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本实验的结论为酶具有专一性
酶具有专一性
。(4)实验过程中,E、F号试管起
对照
对照
作用。如果E、F号试管也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有很多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用序号表示)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①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不纯,混有还原性糖②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太长,其中的微生物将部分淀粉、蔗糖分解成还原性糖③试管不干净、上面留有还原性糖④实验操作过程中,胶头滴管混用、错用
(5)如果条件所限,只保留两支试管,也能初步得出实验结论,请你写出可能的组合
ABCDACBD
ABCDACBD
。(6)本实验,能否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不能
不能
(能/不能)。理由是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产生还原性糖(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
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产生还原性糖(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
。【考点】酶的特性及应用.
【答案】酶的种类(淀粉酶、蔗糖酶);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A、D;酶具有专一性;对照;①②③④;ABCDACBD;不能;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产生还原性糖(蔗糖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蔗糖水解产物也不与碘液发生显色反应)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9引用:1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