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植物大熊猫”——四合木ㅤㅤ①四合木是蒺藜科四合木属,落叶小灌木,草原化荒漠强旱生植物。它是1.4亿年前古地中海孑遗种,目前共存有1万公顷左右,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世界上称其为“植物大熊猫”。
ㅤㅤ②四合木高30-50厘米,成簇生长。根节上生有白色的毛根,有光泽或柔毛。偶数羽状复叶,叶片很小,肉质,圆润翠绿,表面有一层白毛。开白色或黄色的小花,花期5-6月。在荒原上,它的长相可算得上是植物中的“美人”。四合木果期是7-9月,果实为蒴果,四深裂,形成像四个小翅膀一样的结构,很多资料把它称为“四翅油葫芦”。有些人也把四合木称为“油柴”。这种植株含油量大,即使新鲜时也极易燃烧,当地牧民喜欢将其砍来当柴烧。近几年,由于保护措施到位,砍伐四合木的事情已经不见了,“油柴”这个词已很少被提及。四合木还是长寿植物,根据DNA检测结果,四合木的遗传多样性接近130种长寿多年生植物的平均水平。
ㅤㅤ③四合木的主要分布地乌海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大陆性气候强烈,年均降雨共150毫米左右,地下水位很低,植物种类很少,四合木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存活至今堪称奇迹。
ㅤㅤ④可是这种在高温,缺少水分、养分的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能够成功存活的孑遗植物,却在水分、养分充足,温度阳光适宜的环境下,却难以适应。1999年昆明世博园种植了四合木,其他的植物来到这四季如春的好地方,都显出超常的生机,但只有四合木竟然枯萎了!
ㅤㅤ⑤四合木是为数不多的能在强干旱地区生存的植物,固沙效果很好,沙子飘落至四合木生长的地区,都会在植株下方不断堆积,最后形成像小沙丘一样的小山包,对我国沙漠治理具有突出的意义。
ㅤㅤ⑥四合木成为濒危植物有诸多原因。四合木主要以种子进行繁殖,但平均每看正常开花植株共占植株总数的11%,由于干旱和盐碱,种子发育和萌发常受到抑制,故其中又只有1%的种子能够成熟繁殖。其自身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的繁殖和更新速度都非常缓慢。而放牧、砍伐又导致四合木数量不断减少。但于此相比,大量工厂的建设对环境污染严重,给四合木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ㅤㅤ⑦中国首家四合木珍奇植物保护所在宁夏石嘴山市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着手抢救“植物大熊猫”。四合木在乌兰布和沙区人工繁殖成功。
ㅤㅤ⑧如今105棵四合木小苗落户北京植物园,大约经过一两年的生长之后,将分栽在植物园景观道路两侧,成为城市绿化景观。这也许将成为四合木数量发展壮大、告别濒危现状的新途径。
(1)本文以“植物大熊猫”——四合木作为标题,你认为好在哪里?
(2)第四段划线语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阅读第②段内容,四合木除了外形漂亮之外,还有哪两个特点?
(4)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5)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也许将成为四合木数量发展壮大、告别濒危现状的新途径。

【答案】
答案:
(1)点明说明对象,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四合木的珍稀的特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具体突出强调了四合木在水分、养分充足,温度阳光适宜的环境下,却难以适应的特点。
(3)(植株)含油量大;长寿
(4)逻辑顺序
(5)不能。“也许”是可能的意思,表猜测,可能会成为一种新途径,不敢完全肯定,去掉就太绝对,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科学准确严密的特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28 8:0:9组卷: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说明文《给厨余垃圾“安个家”》,回答问题。
    给厨余垃圾“安个家”      ①厨余垃圾包括:熟厨余(剩菜、剩饭、菜叶等)、生厨余(果皮、蛋壳、茶渣、骨、贝壳等)和其他(家庭生活饮食中所需用的原材料、熟食或残留物)。厨余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焚烧处理和直接丢弃两种方式。焚烧处理厨余垃圾,容易降低垃圾焚烧的热值,增加二恶英(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需要更多的化石燃料助燃;直接丢弃厨余垃圾,容易对许多可回收物造成污染,使一些可回收物不可再回收利用,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②怎样比较合理地给厨余垃圾“安个家”呢?这就是利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
          ③具体做法是:首先,准备切碎的果皮菜叶、变质的米饭等厨余垃圾、红糖、塑料瓶等材料;接着,按照1:3:10的比例把糖、厨余垃圾和水混合并搅匀,在容器中留20%的发酵空间,除了定时放出发酵气体,还要仔细观察发酵过程的变化;3个月后,你会发现酵素的颜色变成了黑色,如果酵素液呈现黑色,表示发酵不成功,需加入红糖继续发酵,再耐心地等待3个月,由厨余垃圾制作的环保酵素就制作成功了。
          ④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成功的酵素一般为棕黄色,有时带有白色粉末。酵素的味道因材料而异,多为清香的果酸味,偶尔出现淡淡的酒味。制作过程中若液体呈黑色并有臭味,表示制作失败,可加入更多红糖,继续发酵。若长黑毛、绿毛,也可以同样处理。如果容器中发现虫子、虫卵,应检查密闭性,但不必处理。
          ⑤那么,制作出来的环保酵素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⑥环保酵素,即垃圾酵素,由泰国的乐素昆•普潘翁博士研发。酵素,又称为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蛋白质内包含氧、二氧化碳、维生素、矿物质及初期的荷尔蒙。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拿它清洁家居、清洗果蔬、活化土壤、杀虫防病、杀菌除味,环保又节约。
          ⑦原来,厨余垃圾也蕴藏着这么有趣又有用的科学知识,同学们是不是可以自己动手试一试呢?
    (1)对题目“给厨余垃圾‘安个家’”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厨余垃圾焚烧处理。
    B.对厨余垃圾直接丢弃。
    C.利用环保酵素处理厨余垃圾。
    D.对厨余垃圾进行合理处理。
    (2)对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使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厨余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及其弊端。
    B.第③段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制作环保酵素的方法。
    C.第④段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目的是说明成功的酵素的性状。
    D.第③段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是按制作的先后顺序进行说明的。
    (3)下列句子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焚烧处理厨余垃圾容易对许多可回收物造成污染,导致资源的浪费。
    B.酵素液呈现黑色时,需加入红糖,继续发酵。
    C.制作酵素的容器中如果发现虫子、虫卵,检查密闭性即可,不必特殊处理。
    D.在日常生活中,环保酵素可以帮助我们清洗果蔬、杀虫防病、杀菌除味等。

    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79引用:5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新冠疫苗家族再“添丁”
    王新宇
          ①我国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的阵容中最近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这一类疫苗和之前已经获批的灭活疫苗以及腺病毒载体疫苗都不一样,其中最为大家关注的一个不同是,这种疫苗完成免疫接种程序,需要打3针,间隔6个月时间。
          ②那么,什么是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最早的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是怎么开发出来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③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的抗原都是由完整的病原体组成,而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仅包含源自致病性细菌或病毒的某些成分。这些成分是高度纯化的蛋白质或合成肽,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物质。也就是说,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不是完整的病原体,因此从本质上就不具备感染人体,造成疾病的能力。世界上首个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疫苗是乙肝疫苗。
          ④乙肝病毒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除了整个病毒颗粒外,在病毒携带者的外周血液中还发现了非常多的仅包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球形和棒状颗粒。在某些携带者中,这些颗粒占其血清蛋白总量的1%以上。这一发现构成了制造基因重组乙肝疫苗的基础。
          ⑤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尝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使得乙肝疫苗中的亚单位——HBsAg可以在其他生物中表达,该技术使得疫苗生产摆脱了需要人类血浆的局限,提供了几乎可以无限生产疫苗的潜力。
          ⑥也就是说,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HBsAg替代了从感染者血浆中分离到的HBsAg。目前大多数获批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都是由含226个氨基酸的S基因产物(HBsAg蛋白)组成。
          ⑦利用酵母生产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是通过在含有S基因的基因工程酵母细胞(酿酒酵母或者是汉逊酵母)中表达HBsAg蛋白而制成的。表达质粒在酵母细胞中仅产生HBsAg蛋白,而不会含有真正的病毒。
          ⑧这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中表达HBsAg的多肽会自动装配成22纳米的球形颗粒,类似于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分离得到的HBsAg颗粒。这种人造的HBsAg颗粒同样含有对免疫应答起重要作用的抗原决定簇。
          ⑨重组乙肝疫苗当然也并非十全十美,从苛刻的眼光来评判,其也有缺点。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免疫原性还不够强,表现在有一小部分接种的人在接种后不能够产生保护性抗体,需要重新接种。
          ⑩对此科学家们已经研发出了含有前S区基因的重组疫苗,事实证明这种疫苗能够产生更好的保护力,但是由于制造成本要明显高于现有的疫苗,因此应用并不广泛。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卫生部门也认为现有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已经足够好,目前并没有计划用新的疫苗来完全替代。
    ⑪作为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的代表,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具有产量高、安全性高、易于存储和运输等优势,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采用同样技术路线开发的基因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也应该会有类似的优点。
    ⑫临床研究的数据也表明,基因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在接种2剂次后,76%可产生中和抗体;接种3剂次后,97%可以产生中和抗体,抗体水平较高,能够达到康复患者的血清抗体量2倍。
    ⑬由此可见,基因重组亚单位新冠疫苗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不错的潜力。而在更大范围人群的接种中,它能否在众多新冠疫苗技术路线中脱颖而出,同样值得期待。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新冠疫苗家族再“添丁”》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新出的疫苗”比作“新冠疫苗家族新成员”。
    B.这款疫苗需要打3针,间隔6个月时间。
    C.重组乙肝疫苗最突出的缺点是免疫原性还不够强。
    D.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卫生部门认为现有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已经足够好,目前并没有计划用新的疫苗来替代。
    (2)选文语言准确,请找出一例并分析其效果。

    发布:2025/1/4 8:0:1组卷:4引用:1难度:0.4
  • 3.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兰花的智慧
          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潮湿的海滩到干燥的高山草句,到处都能发现兰花的踪影。
          兰花的种子十分细小,很多比人的头发丝还细。种子的外种皮内部还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重量。凭借轻巧的身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随风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这样,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走”到更远的地方。
    兰花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真可谓“诡计多端”。
          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它们太细小,以至于没有空间来容纳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于是它们跟真菌拉上了关系,在种子萌发时依靠消化真菌的菌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兰花大多生长在岩壁、树干以及贫瘠的土壤上,这样便可以减少与其他植物竞争,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
          绝大多数兰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它们的花粉被打包成块状,不给传粉者取食的机会。花粉块同粘盘、花粉块柄一起组成了兰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结构,这种结构会整个地粘在传粉者身上,通过它们传递到下一朵的柱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被取食而产生的浪费。
          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有的兰花将自己装扮得像有花蜜的花朵一样,如果蜜蜂不辨真假,钻进花中找蜜吃,就只能乖乖地为兰花无偿传粉了;有的兰花还会发出长距离传播的香甜气味,如此色香俱全,蜜蜂和蝴蝶自然会主动上门来充当“信使”;有的兰花将自己伪装成雌性昆虫,当雄性昆虫试图与这些“雌虫”交配时,传粉工作就开始了。高超的“骗术”,使兰花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
          还有些兰花,没有昆虫传粉照样可以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如大根槽舌兰,它的花粉块柄会向内弯曲360°,并最终将顶端的花粉精确地送入柱头腔中完成受精。缘毛鸟足兰子房中的胚珠可以直接发育成种子。这些兰花可以在缺少传粉者的条件下顺利繁殖,并且还可以把那些吸引昆虫的“费用”节省下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种子生产中去,可谓一举两得。
          还可以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兰花的智慧。与此同时,人们是否也应从兰花能够在大千世界悠然自得的长久生存中得到些许启迪呢?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
    ②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2)根据第2段文字,简要写出兰花种子能够广泛传播的两个原因。
    (3)“兰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第4段至第7段文意,分点简要回答。
    (4)从兰花的生存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发布:2024/12/27 3:0:1组卷:74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