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课外阅读。
如何给地球降温 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 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泰勒去世以前曾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从而起到降温作用。泰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1991 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泰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泰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泰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
这些设想有的近乎异想天开,但也为人类解决地球变暖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1)文中第一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列数字列数字,作用是 具体、准确地说明全球将变暖具体、准确地说明全球将变暖。
(2)为了给地球降温,本文列举了哪些奇思妙想?详写的是什么?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安装一面直径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详写的是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的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安装一面直径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详写的是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的设想。
(3)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的设想为什么没被采用?
(4)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A。
A.这些异想天开的设想不能真正地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B.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有了好的解决方案。
C.科学发现的机遇永远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所以大胆想象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5)近几年,全球气温屡创新高,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请你想想如何为地球降温助力。 ①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的灯泡;②出门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③植树造林,调节气候;④对纸等有机材料循环利用,减少水污染。①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的灯泡;②出门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③植树造林,调节气候;④对纸等有机材料循环利用,减少水污染。
【考点】说明文.
【答案】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全球将变暖;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安装一面直径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详写的是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的设想。;A;①注意随手关灯,使用高效节能的灯泡;②出门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③植树造林,调节气候;④对纸等有机材料循环利用,减少水污染。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1/13 9:0:1组卷:38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䲟鱼。䲟鱼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天生旅行家”。
䲟鱼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的过程中,遇到饵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所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等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它便继续吸附在新“船”上。
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在短文中找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笨拙——
(2)䲟鱼的体型
(3)䲟鱼在大海中乘“船”周游,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一举两得”指的是什么?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䲟鱼喜爱旅行,所以被称为“天生旅行家”。
②䲟鱼的“船主”指的是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等。
③䲟鱼有时候离开“船主”是为了得到休息。发布:2025/3/13 8:0:2组卷:67引用:3难度:0.5 -
2.阅读。
泉州大桥 泉州大桥是福建省最长的城市公路大桥。从远处眺望。它似长虹卧波,又如巨龙横跨大江两岸。
来到桥头,只见两旁各矗立着两座六角亭子,古色古香。亭子里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泉州大桥”四个金字。桥面宽六十米,比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还要宽。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络绎不绝,人们川流不息。大桥两旁的栏杆精巧别致。每根栏杆上,间隔装上含苞欲放的莲花和形态逼真的青石狮子。这些狮子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有的睁眼远望;有的毛发皆竖,跃跃欲跳;有的口含石珠;有的侧耳倾听……这些狮子,不正象征着“东方睡狮”已经苏醒,正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世界上吗?
桥下流水哗哗,我仿佛听到大桥上人民在前进的脚步声;我仿佛看到建桥工人的雄姿。多少个日子,他们顶酷暑,冒严寒;多少个日子,他们战洪水,抗台风;多少个日子,他们放弃休息,日夜苦战。
宏伟的泉州大桥,是泉州人民聪明才智和无穷力量的结晶。
(1)从段文中找出下面相符合的词
①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②裹着花蕾,等待开放。
③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2)泉州大桥的三个特点是:
(3)作者的观察点是先
(4)用“﹏﹏”线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用
(5)用“
(6)短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意思是什么?发布:2025/3/13 11:30:2组卷:156引用:1难度:0.5 -
3.课外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短文主要写了
A.卢沟桥 B.卢沟桥上的石狮子 C.卢沟桥是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2)第2自然段中,作者既写了狮子的大小,又写了狮子的
(3)我能想象出,卢沟桥上还有这样一只狮子:它
(4)为什么说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A.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所以它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B.因为卢沟桥上的狮子多得数不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C.因为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所以它成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发布:2025/3/13 8:0:2组卷:53引用:4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