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自然地理圈层互相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图中①属于大气大气圈,②属于生物生物圈,③属于水水圈,④属于岩石岩石圈,⑤属于土壤土壤圈。
(2)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例如,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过度开垦,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也是造成黄河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洪涝、风沙等灾害的重要原因。
(3)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生物状况最为突出。人类活动既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也可能引起土壤退化,如出现肥力下降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盐渍化盐渍化等。
【考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答案】大气;生物;水;岩石;土壤;整体性;黄河中下游;生物状况;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14 18:30:2组卷:23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读图,回答12~13题。
图中P处自然保护区的沼泽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为( )发布:2024/12/31 15:30:1组卷:6引用:1难度:0.8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极小种群野生物种数量少,随时面临灭绝危险,云南省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使得极小种群野生物种得到培育壮大。如图示意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物种保护时间轴。
简述云南极小种群野生物种濒临灭绝的原因及当地可能采取的保护措施。发布:2024/12/18 13:30:2组卷:13引用:1难度:0.3 -
3.如图为大范围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圈层。读图完成35~36题。
图中乙、丙两圈层实现物质交换的主要途径是( )发布:2024/12/31 15:0:1组卷:5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