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一种有机物。作为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淀粉对人类生理和文明的演变起到重要作用。此前已知最早的淀粉粒化石产自于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器裂缝中。
由于淀粉颗粒在土壤中易被分解,因此很多考古学家认为淀粉粒化石在没有石器或一些容器的保护下,保存时间很难超过 600 年。
石松类是一类古老的维管植物,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最为繁盛,它们具有真正的根和叶,但没有果实。2018年,我国的一支考古团队在山西省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石松类大孢子化石,该化石出自距今2.9-2.8亿年前的地层中,表面被一团圆形颗粒所覆盖,综合来自显微成像和X射线能谱等多方面证据,表明这些颗粒属于淀粉颗粒。
在现生种子中,淀粉主要储藏于子叶和胚乳中,用来为植物幼体的发育提供营养。但经过对数千张大孢子超微结构图的观察发现,该化石的淀粉颗粒仅分布于大孢子的表面,在大孢子的内部并没出现,因此基本可以排除这些淀粉颗粒是用来支持石松类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通过与现生一些依靠动物传播的植物种子对比,研究人员认为这些位于大孢子近极面的淀粉团块,与现生一些种子上被称为油质体的结构非常接近。现生种子的油质体能够吸引蚂蚁、陆生软体动物或鸟类取食种子,从而实现种子的远距离传播。
类似的可食淀粉附着体在早二叠世的大孢子表面出现表明,远远早于最早的蚂蚁和鸟类出现之前,远古的某些石松类植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光合作用能力,能够大量产生并储存淀粉,同时利用这些淀粉吸引当时陆地上的一些生物(如蜗牛、蟑螂和某些环节动物)的取食来实现自身的传播,从而在当时已经建立起动植物互利共生的现象。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淀粉在人体的 口腔口腔进行初步消化,在 小肠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 葡萄糖葡萄糖。根据上文可知,现存最早的淀粉粒化石出自距今 2.9-2.8亿2.9-2.8亿年前。
(2)石松类大孢子结构类似于现生植物的 种子种子(填器官名称),其淀粉颗粒仅分布于大孢子的 表面表面,其作用可能为吸引动物取食,从而实现 种子的远距离传播种子的远距离传播。植物能够演化出这一适应性特征,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是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结果。
(3)结合文章推测,现存的石松类植物与以下哪种植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CC。
A.葫芦藓 B.肾蕨 C.苏铁 D.杨树
(4)在发现石松类大孢子化石的同一地层中,不可能出现的化石是 CC。
A.蜗牛化石 B.蟑螂化石 C.蚂蚁化石 D.马陆化石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答案】口腔;小肠;葡萄糖;2.9-2.8亿;种子;表面;种子的远距离传播;自然选择;C;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6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我国于2015年开始启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马铃薯成为小麦、玉米、水稻外的又一主食。请结合图回答相关问题。
(1)马铃薯可以作为主食是因为它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中的大分子,是人体主要的
(2)葡萄糖的分解需要在氧气的参与下进行。吸气时,肺内气压
(3)血液中的氧气与红细胞中的发布:2025/1/6 8:0:1组卷:23引用:2难度:0.5 -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需要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配合,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要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等。人体主要器官的结构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食物中的淀粉属于糖类。在图1的结构[
中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2)图2为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经过
(3)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由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随着呼气过程排出体外。呼气时,膈肌处于
(4)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主要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一位患者肾脏的某个结构出现了病变,尿检结果如下表。患者的肾脏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图3中的[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尿检结果 有 3 0 1.8 1.1 正常指标 无 0 0 1.8 1.1 发布:2025/1/6 8:0:1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3.根据所学的营养物质、消化系统、血液循环、尿液形成等知识回答问题:
(1)大米中主要营养成分淀粉储存在水稻种子的
(2)随着主动脉,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如图:经过[④]
(3)淀粉属于糖类,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此外还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发布:2025/1/6 8:0:1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