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有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作为与朋友沟通的媒介,有41%的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陌生人加入自己的朋友圈,有59.4%的会在朋友圈里晒自己、家人或朋友照片。还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高达69.6%的青少年相信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甚至很多青少年相信诸如不转发信息就代表没爱心、不孝顺,不转发信息,家人将会如何如何等诅咒式的理由,就随意转发了。
材料二:漫画《图套》。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说一说你对材料二漫画《圈套》的理解。
(3)互联网除了漫画中的“圈套”,还存在哪些陷阱?
【答案】(1)青少年使用微信比较普遍,但缺乏安全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
(2)虚假的不良信息容易误导大众;因为这些不良信息引起的网络诈骗,侵害了他人的利益;虚假不良信息还会危害社会稳定,败坏社会风气,造成恶劣影响。漫画《圈套》警示我们,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远离不良信息,避免落入网络圈套之中。
(3)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等。
(2)虚假的不良信息容易误导大众;因为这些不良信息引起的网络诈骗,侵害了他人的利益;虚假不良信息还会危害社会稳定,败坏社会风气,造成恶劣影响。漫画《圈套》警示我们,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要远离不良信息,避免落入网络圈套之中。
(3)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引用:1难度:0.2
相似题
-
1.研究人员估计,目前中国青少年患上网瘾的人数已上升到3000多万。为避免网瘾,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小泰: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上网有节制
②小安:认识网络成瘾的危害,拒绝网络
③小新:利用网络放松身心,要无拘无束
④小滨:明确上网目的,不浏览无关网页发布:2024/12/29 5:30:5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网络游戏、虚假交易是网络诈骗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骗子在社交平台发布卖游戏装备的广告,诱导受害人以“注册费、押金”等名义支付费用。当支付费用后再联系对方时,发现已被拉黑。对此,下列建议可取的有( )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全不信
②网络游戏影响学习,不沉迷
③遭遇网络游戏诈骗,不沉默
④通过网络支付费用,不草率发布:2024/12/28 2:0:1组卷:6引用:2难度:0.7 -
3.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各种游戏、应用的开发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手机,成为“低头族”。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也加入了这个群体,成了十足的“手机控”。告别“手机”( )
发布:2024/12/28 2:0:1组卷:3引用:3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