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仇仁    张力是一个很孝顺父母的人。有一天,张力的父亲在街上无故被人杀害,张力悲痛万分,并决心要亲手杀掉仇人,替父报仇。
      一天,张力的朋友仇仁来看他。张力的仆人拿着仇仁的名片,向张力报告:“主人,仇(“仇”读chóu)人来了。”
      张力一听,立即就激动起来,操刀就冲了出来,准备给自己的父亲报仇。到门口,定睛一看,除了自己的好朋友仇仁,并没有看见其他陌生人。原来来访的人是自己的好朋友仇仁,举起的刀才没有砍下来。
      这个误会,是因为仆人不知道“仇”作为姓氏时念“qiú”而引起的。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生活中不能读错字.读错字,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生活中不能读错字.读错字,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2)你还知道哪些姓氏的读音容易弄错?请举一例。
黑:作姓氏时读hè
黑:作姓氏时读hè

(3)给下面的姓氏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单(dān   shàn   )    区( qū  ōu   )     华( huà  huá)
宁(nìnɡ  nínɡ )    解(jié  xiè )    任(rén  rèn)

【考点】语段阅读
【答案】生活中不能读错字.读错字,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黑:作姓氏时读hè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9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ㅤㅤ最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ㅤㅤ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内容。
    (2)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请你用简练的语言举一个例子。
    (3)本文主要的观点是什么?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发布:2025/1/13 11:30:2组卷:11引用:1难度:0.3
  • 2.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ㅤㅤ托来尖声大笑。“你不知道的事太多了,玛琪。那些老师才不到你家里来上课呢。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所有的孩子都到那儿去上学。”
    “所有的孩子都学一样的功课吗?”
    “那当然,如果他们的年龄一样的话。”
    “可我妈妈说,一个老师是需要调整的,好适合他所教的每个孩子的智力。另外,对每个孩子的教法都应该是不同的。”
    (1)选文部分主要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2)请从原文找出未来教师是如何上课的:
     

    (3)对未来的老师是机器人这一大胆的设想,你同意吗?为什么?

    发布:2025/1/13 11:30:2组卷:12引用:1难度:0.3
  • 3.请按要求评价下面的习作。
    大熊猫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水荫路小学三年级 罗欣鹏
          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大家称为“国宝”。大熊猫是哺乳动物,它分布在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大熊猫长得憨态可掬。它全身毛茸茸的,皮毛黑白相间,非常显眼。脑袋像一个圆溜溜的足球,头顶上一直竖着一双黑乎乎的耳朵,好像在认真地听着声音。大熊猫还有一双黑钻石一样的眼睛,眼睛周围有一圈黑色的毛,如果你不认真地去看,还以为它戴了副墨镜呢!
          大熊猫最喜欢吃竹子、竹笋,有的时候也吃肉。它们吃竹子的动作是千姿百态的:有时候坐在地上拿着吃,有时候仰躺在树上抱着吃,还有的时候互相抢着吃。
          大熊猫看起来很笨重,但是它爬树可灵活了!只见它笨头笨脑地走到树下,用锋利的爪子牢牢地抓着树皮,一步一步往上爬。如果你眨一下眼睛,它就爬到树上了,再眨一下眼睛,它就躺在树上睡觉了。真是一个灵活的胖子啊!
    “一片天真憨态奇,腹中藏竹不藏机。”大熊猫可爱极了,我喜欢大熊猫。
    (1)请按下面的表格给这篇作文评星。
    内容 评星
    能否整合有关信息
     
    能否从几个方面来介绍
     
    介绍的内容是否准确
     
    我认为这篇习作一共可以获得
     
    颗星。
    (2)你最欣赏这篇习作的什么地方或者有什么建议?请写在下面。
     

    发布:2025/1/16 8:0:1组卷:1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