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血糖平衡与胰岛素等激素的调节密切相关,如图表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甲表示细胞,乙表示细胞器,①-⑤表示发生在膜上的过程,箭头表示物质转变或促进作用。

(1)据图分析,细胞甲表示 胰岛B胰岛B细胞,细胞器乙表示 线粒体线粒体。
(2)如图的过程①~⑤中,能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是 ①②③①②③。
(3)根据如图和已有知识,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ABD。(多选)
A.甲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增大,有利于胰岛素的分泌
B.胰岛素的分泌可能与Ca2+进入甲细胞引起膜电位的改变有关
C.胰岛素可以在组织细胞中转变为运输葡萄糖的载体
D.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中葡萄糖的利用
(4)若体内的细胞甲大量受损,会影响血糖调节,引起 1型1型(1型/2型)糖尿病。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很多,二甲双胍就是其中之一。研究发现,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可能与人体内生长和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达有关,为此科研人员用小鼠做了为期10周的研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其中WT表示野生型小鼠,KO表示敲除GDF15基因的小鼠,M表示小鼠口服二甲双胍,C表示小鼠口服生理盐水。
组别 | 血浆GDF15(pg mL) | 血浆胰岛素(ng mL-1) | 注射葡萄糖1小时后的血糖(mM) |
WT-C | 45 | 1.56 | 20.2 |
WT-M | 93 | 0.60 | 15.7 |
KO-C | 0 | 1.64 | 20.5 |
KO-M | 0 | 2.82 | 21.1 |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
溶解。(6)根据图表所示的实验结果,有人提出了以下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增强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但与GDF15是否表达无关。其结论是否科学?请做出判断并阐释原因
该说法不完全科学。与WT-C组相比,WT-M组小鼠的血浆胰岛素浓度低,而降血糖效果明显,说明二甲双觚可能通过增强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将上述两组结果与KO-C组和KO-M组比较发现,敲除GDF15基因后,血浆胰岛素浓度升高,而血糖浓度却有所上升,说明二甲双肌的降血糖效应与GDF15的表达有关
该说法不完全科学。与WT-C组相比,WT-M组小鼠的血浆胰岛素浓度低,而降血糖效果明显,说明二甲双觚可能通过增强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将上述两组结果与KO-C组和KO-M组比较发现,敲除GDF15基因后,血浆胰岛素浓度升高,而血糖浓度却有所上升,说明二甲双肌的降血糖效应与GDF15的表达有关
。【考点】血糖平衡调节.
【答案】胰岛B;线粒体;①②③;ABD;1型;生理盐水;该说法不完全科学。与WT-C组相比,WT-M组小鼠的血浆胰岛素浓度低,而降血糖效果明显,说明二甲双觚可能通过增强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将上述两组结果与KO-C组和KO-M组比较发现,敲除GDF15基因后,血浆胰岛素浓度升高,而血糖浓度却有所上升,说明二甲双肌的降血糖效应与GDF15的表达有关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
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分泌某激素,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属于图中
(3)血糖浓度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4)在寒冷环境中,能通过丙模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的感受器是发布:2024/12/31 5:0:5组卷:4引用:3难度:0.5 -
2.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5引用:3难度:0.7 -
3.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箭头表示进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5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