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10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该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执行。黄河保护法共11章122条,包括总则、规划与管控、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等。
材料二:波澜壮阔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期以来,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极为突出,过度开发利用问题则进一步危害人们的生产生活。2012年到2022年这10年,黄河入海口的黄河泥沙堆积速度减缓、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正在优化。湿地生态系统呈现出蓬勃生机,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已达1630种,野生植物411种。目前,共有16个湿地修复项目,湿地恢复233平方公里。
(1)材料一中划线部分体现了教材的哪些知识?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不同角度谈谈为什么要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
(3)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请你为保护黄河提几条合理建议。
【答案】(1)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正在逐步完善法律体系;党和政府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
(2)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符合我国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减轻环境压力;有利于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引导公民践行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这部法律的修订能更好地为社会成员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具有保护作用。这部法律的修订可以更好地通过约束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利于保护黄河。
(3)加强生态保护,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下游沉积泥沙的治理。
(2)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符合我国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减轻环境压力;有利于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引导公民践行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法律具有规范作用。这部法律的修订能更好地为社会成员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具有保护作用。这部法律的修订可以更好地通过约束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利于保护黄河。
(3)加强生态保护,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下游沉积泥沙的治理。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7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