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2月 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我看到处处是幽深的峡湾,烟云缭绕,两岸绿岛荒岩上栖息着无数海鸟、企鹅和海狮,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
---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
如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探险旅游路线。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
(2)比较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并说明理由。
(3)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除了作为旅游地外,乌斯怀亚港还是各国南极科考船停靠中转的首选地,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地处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降水丰富,正值夏季,森林茂密;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较高,夏季气温低于零度,多数山峰被积雪覆盖。
(2)乙段风浪较甲段大。理由:与甲段相比,乙段西部为海洋,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削弱作用较小;航道狭窄且 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
(3)该地多大风天气,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抗风性强,且利于防震;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
(4)港阔水深,避风,不冻,港口条件优良;距离南极洲最近;城市能为各国南极考察船队提供必要的物资补充。
(2)乙段风浪较甲段大。理由:与甲段相比,乙段西部为海洋,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削弱作用较小;航道狭窄且 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
(3)该地多大风天气,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抗风性强,且利于防震;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
(4)港阔水深,避风,不冻,港口条件优良;距离南极洲最近;城市能为各国南极考察船队提供必要的物资补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2 21:0:2组卷:20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如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37~38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 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 1750m3/s
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发布:2024/12/31 9:0:1组卷:12引用:1难度:0.6 -
2.短生命植物是生长在干旱荒漠地区,能利用早春雨水或雪水,在夏季干旱来临之前即可完成开花结果等生命周期的一类植物。据此短生命植物的形态特征是( )
发布:2024/11/10 23:0:1组卷:154引用:5难度:0.8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广西喀斯特地貌区分布着多种多样的苦苣苔科植物。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山地中的崖壁、岩缝和洞穴中,生长于由石灰岩风化剥蚀而形成的弱碱性石灰土上。苣苔科植物植株矮小,花色鲜艳,果实中没有肥美多汁的肉质部分。科考发现,广西各地区间苦苣苔科植物的物种差异显著,几乎每一个山峰或岩溶洞穴都有独特的苦苣苔科物种,此现象被人们称为“一山一种”。图1为广西某苦苣苔科植物外观图,图2为广西某地苦苣苔科植物的分布模式图。
(1)根据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生长环境,分析苦苣苔科植物的生长习性。
(2)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广西苦苣科植物“一山一种”的形成原因。发布:2024/11/28 21:0:2组卷:8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