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蕊和雌蕊是花中最重要的部分。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称为两性花,如桃花就是两性花。但有些植物,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一朵花中只有雄蕊而没有雌蕊的,叫做雄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而没有雄蕊的,叫做雌花;雄花与雌花长在同一植株上的现象,叫做雌雄同株;雄花与雌花长在不同植株上的现象,叫做雌雄异株。
人类对植物开花、结果、产生种子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包含许多科学家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以下资料1~3再现了这个发现过程。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的问题。
资料1:17世纪,格鲁通过对花进行解剖,对植物的性别作了如下说明。“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就是雄蕊,还有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雄蕊中有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使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受孕。因此,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
注:卵巢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可产生卵细胞。
(1)格鲁的描述中“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 花粉花粉;“相当于动物卵巢的部分”是指 子房子房。
(2)格鲁认为:植物都是雌雄同株的。这一观点对吗?不对,有些植物是雌雄同株的,有些植物则是雌雄异株的不对,有些植物是雌雄同株的,有些植物则是雌雄异株的。
资料2:卡梅拉里乌斯把格鲁的看法通过实验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①把只长花粉的桑树与只长果实的桑树隔离开。结果发现桑树也长果实,但果实中没有一粒种子。
②换用另一种植物野靛做上述实验,结果相同。
③把玉米的雄蕊切掉,发现一粒种子也不长。
(3)根据上述资料的描述,桑树是雌雄同株还是雌雄异株的植物?桑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桑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4)根据卡梅拉里乌斯所做的三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
资料3:18世纪最流行的一般看法是:花粉只对种子的形成起刺激作用。凯尔路特用两种烟草做杂交,产生了种子。他设想:如果在下一代中能够发现雄性的一些特征,便可以推测出花粉并不只是刺激种子的发育。实际上,凯尔路特所获得的杂交种具有双亲的共同特征。
直到18世纪末叶,人们才真正认识到:有些植物有雌雄之分,雌蕊中的卵细胞和雄蕊花粉中的精子经过某些过程产生下一代。
(5)凯尔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什么?花粉并不只是刺激种子的发育.雄性的特征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后代花粉并不只是刺激种子的发育.雄性的特征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后代。
(6)资料中所述的“某些过程”是指什么过程?受精过程受精过程。
【答案】花粉;子房;不对,有些植物是雌雄同株的,有些植物则是雌雄异株的;桑树是雌雄异株的植物;种子的形成与雄蕊(或花粉)有关;花粉并不只是刺激种子的发育.雄性的特征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后代;受精过程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8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许多花在凋谢以后,在花着生的位置会出现小小的果实。由此可见,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如图是被子植物花、受精过程及果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图一所示花的结构中,属于雄蕊的结构有
(2)图一中标号a所示的过程称为传粉,植物传粉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
(3)图二是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即7(花粉管)中的
(4)图三是被子植物的果实,标号10
(5)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发布:2024/11/5 8:0:2组卷:42引用:1难度:0.3 -
2.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在学习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之后,同学们对遗传现象观察和杂交技术操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决定利用小麦进行体验活动。小麦是面粉的来源植物,人们常常利用杂交选育获得目标品种。
杂交育种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步骤是“去雄”和“人工授粉”。“去雄”是将母本小花内未成熟的雄蕊全部去掉,随后立即用防水的透明纸袋套好。在去雄后1-3天内进行授粉。具体操作为:选取已经成熟的花药作为父本放入到去雄母本的每朵小花内。全部授粉完成后,重新套袋。10天后将纸袋去掉。再过10-15天可以看到小麦已经结实。
要想完成“去雄”和“授粉”这两个过程,必须了解小麦花的结构。如下图,小麦的花排列为复穗状花序,通常称作麦穗。麦穗由穗轴和小穗两部分组成。每个小穗一般包括3-9朵小花,每朵小花内具有3个雄蕊和1个羽毛状分裂雌蕊。
(1)杂交实验中去雄完成后,立即用防水的透明纸袋将去雄的穗子套上,目的是
(2)下图为小麦花的结构图,请写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①
(3)科研人员推测小麦种皮颜色与小麦品质有关,因此科研人员开展了以下实验。已知小麦种子的红色种皮和白色种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每组对100子代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各组亲本及子代表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小组 亲本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种皮 白种皮 A 红种皮×红种皮 736 264 B 白种皮×白种皮 Ⅰ Ⅱ C 红种皮×白种皮 Ⅲ Ⅳ
②根据遗传规律推测B组实验数据,数据I为
③C组中,红种皮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A.1000,0
B.498,502
C.0,1000
D.834,166发布:2024/10/27 17:0:2组卷:56引用:1难度:0.3 -
3.油菜,不仅观赏性强,还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为此,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大量种植并举办油菜花节。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油菜在第一年国庆节前后种植,第二年4、5月份收获。种植时,需在平整、疏松的土地上播种,覆土深度为1~2厘米,不宜播种过深的原因是
(2)油菜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
(3)开春以后,油菜迅速生长,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如图)。花的结构中构成雌蕊的结构有
(4)通过杂交可增加油菜产量。杂交过程中,人工去除雄蕊的操作非常繁琐,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工作者选育出雄性不育类型M (雌蕊正常,雄蕊退化无花粉)。
经研究发现,M具有这样的特性:在3~10℃、日照小于12小时的条件下表现为雄性可育;在11~23℃、日照大于12小时的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可见,M的“育性”这一性状是由
(5)为提高油菜的抗虫品质,科研工作者利用转基因技术,将BT毒蛋白基因转入到油菜细胞中,该基因在油菜体内成功表达并稳定遗传,使油菜获得了抗虫性。转基因技术依据的原理是发布:2024/10/31 8:0:1组卷:13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