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厝(在闽南方言里,“厝”是房子)是指一种模仿“皇宫式”建筑风格建造的房屋,始于唐代,是闽南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埭尾村地处九龙江南溪下游,始建于明朝,现隶属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东园镇,为历史悠久的聚居地,也是古厝集聚地。目前,全村有276座古厝(包括从明朝留下来的40余座古厝)。古厝群傍水而建,建筑风格与格局由族人统一规划,按照“九宫”格局呈轴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屋顶多为硬山式曲线燕尾脊,红瓦屋面,石砌墙体,装饰工艺极为精湛。目前,该村古厝闲置比例较高,保护难度较大。该地正在试行“古厝生态银行机制”,以古民居为着力点,出台相配套的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闲置资产开发利用工作机制,实现将闲置古厝从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蝶变”。图示意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埭尾村地理位置。

(1)说明埭尾村成为历史悠久的聚居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埭尾村古厝闲置比例较高的原因。
(3)推测导致埭尾村古厝保护难度较大的原因。
(4)简述该地实行“古盾生态银行机制”的有利影响。
【答案】(1)该村位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且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种植业;临近河流,便于取水和排水,有利于聚落形成。
(2)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提供的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该村邻近漳州市和厦门市,导致本村人口大量迁出,古厝闲置比例较高。
(3)历史上完整遗留的古厝数量较少,村民为扩大居住面积而在古厝群内乱搭乱盖,缺乏基本维护,失去古厝原有的建筑风格;对古厝的重视程度低,整修古厝的资金缺口大,古厝保护缺乏动力;沿河水道泥沙淤积加重,汛期古厝群面临被淹的风险。
(4)推进闲置农房用于农家乐、度假乡居等,发展乡村经济新业态,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回流;有利于提高对古厝的保护意识,使古厝得以被修缮和保护;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増收致富、集体资产增值;有利于广阔乡村地区产业重新恢复活力,繁荣市场等。
(2)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提供的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该村邻近漳州市和厦门市,导致本村人口大量迁出,古厝闲置比例较高。
(3)历史上完整遗留的古厝数量较少,村民为扩大居住面积而在古厝群内乱搭乱盖,缺乏基本维护,失去古厝原有的建筑风格;对古厝的重视程度低,整修古厝的资金缺口大,古厝保护缺乏动力;沿河水道泥沙淤积加重,汛期古厝群面临被淹的风险。
(4)推进闲置农房用于农家乐、度假乡居等,发展乡村经济新业态,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村回流;有利于提高对古厝的保护意识,使古厝得以被修缮和保护;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増收致富、集体资产增值;有利于广阔乡村地区产业重新恢复活力,繁荣市场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下列移民不属于推力导致人口移动的是( )
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5引用:1难度:0.6 -
2.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即出现“城乡倒置”现象。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
发布:2024/12/31 17:30:2组卷:78引用:3难度:0.5 -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6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四: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月均温/℃ 13.6 16.8 21.0 24.4 25.8 26.3 25.2 24.7 22.4 20.2 16.1 12.8 20.8 降水量/mm 4.2 3.5 10.0 11.7 45.4 133.4 207.1 210.0 140.9 61.2 20.5 1.5 849.4
(2)根据材料分析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地理条件。
(3)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发布:2024/12/31 18:0:1组卷:0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