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麦盖提的胡杨
桑小红
ㅤㅤ①总想写写麦盖提的胡杨,可是迟迟没有动笔。不知如何写出胡杨这种独特存在的植物,它的美丽,它的坚韧,它的傲然,足以让我肃然起敬。
ㅤㅤ②麦盖提金秋的魅力有一多半得归功于胡杨。金秋十月,得知胡杨叶已经开始变黄了,援友们便迫不及待地骑车奔向叶尔羌河畔的胡杨林。胡杨,真的没有辜负我们这些万里之外来的朋友,树叶已经变黄。绚美的胡杨,宛若一棵棵粲然开花的树,语笑嫣然,笑靥丛生。在湛蓝的天空下,在荒芜的沙漠中,胡杨如阳光一般明媚灿烂而耀眼。不知是胡杨将生命燃烧的如此炽热,还是因为生命的怒放让胡杨如此炽热,那种火辣辣的仿佛要燃烧起来的金黄无法用语言形容,唯有驻足默默地凝望。谁说生命只是一生一世?这滚烫而火热的胡杨结束自己的一生时,叶子和枝条会失去养分,但它挺拔的身姿依然亭亭地站立在沙漠中,真是生而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
ㅤㅤ③都说胡杨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的确如此。胡杨的枝干不像白杨般笔直、坚挺,它的枝干弯曲着。树皮一点也不光滑,干裂着,还有一些凸起的东西,仿佛饥渴了很久一般。胡杨叶子的形状也很奇特,有圆形的,有柳叶形,叶片比较薄。初见胡杨时,在初秋,满树的叶子淡淡地绿着,真的没有觉得它究竟美在哪里。但是随着在麦盖提的日子久了,我渐渐地感受到了它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
ㅤㅤ④三面环沙的麦盖提自然环境很恶劣,常年不下雨,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土地上有着很多细细的沙土。但是谁能想到这里却是胡杨扎根的地方呢?胡杨不仅仅在这里扎根,更是在这里世世代代地顽强生长着;不但顽强生长着,还一年又一年地从光秃到翠绿到金黄,仿佛是一个个生命的轮回。是什么让胡杨不顾环境的恶劣,向阳而生呢?坚韧的背后是什么?无论是上班的途中还是去休闲逛街的路上,我都会注意胡杨。但是,胡杨总以其昂扬的斗志让我越来越心生敬佩,无论是在河岸边,还是在街道两旁,还是在沙土地里,它的叶子总是该绚烂时一定会绚烂,它抗高温、耐干旱、防风沙,被人们称为“沙漠的守护者”。因为胡杨这种植物的独特存在,麦盖提的河岸、街道、沙土地都变得如诗如画,拥有了独特的风情,而边疆美丽的秋色也似乎都静静地掩藏在这河岸、这街道、这沙土地中,让人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
ㅤㅤ⑤从胡杨这儿我也找到了从来麦盖提的第一天起就想寻找的答案。来麦盖提那天,天已经黑透了,但是大街上却是一片灯光璀璨,街道上循环播放的宛转悠扬的民族歌曲,还有衣着时尚的人们都让我感到很惊奇。原本以为这里会很落后,但是麦盖提人民的生活却是这样的热气腾腾。奔放热烈的麦西来甫,滋滋啦啦冒着热气的烤肉,还有喝下去让人浑身发烫的红枣酒,那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会让人忘记麦盖提是一座全国唯一嵌入沙漠的县城。也许,这就是我喜欢胡杨的原因吧,就像麦盖提人民一样,坚韧、热情,言谈举止间散发着一种由内而外的满足与祥和。
ㅤㅤ⑥援疆两个多月了,初来时感觉时光过得很慢,日子有些单调。而现在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想干的事几太多太多,我知道我们的生活已经融入到了这片热情的土地。在这两个多月里,周围这些将根牢牢扎在祖国西部边陆的人们给了我很多的感动。他们有的才不过二十多岁,却背井离乡为这座城市奉献着青春的热忱:他们有的从爷爷辈就在这里,不是不能走出去,但是依然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把边疆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就像麦盖提的胡杨,深深地扎根、静静地绚烂,将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不平凡。也许生命的可贵就在于不断地付诸行动,让生命的宽度无限延长。
ㅤㅤ⑦听说麦盖提五一林场的胡杨最美,援友们相约一起去看看,可是天公却不作美,与胡杨的约会就这样取消了。大家说要不来年再约吧。是啊,来年我们有幸依然还在麦盖提,依然相约麦盖提的胡杨,而胡杨依然还会在最绚烂的日子里等待着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援疆人!
(选自《新疆文学》公众号 2021年12月9日)注:①麦盖提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喀喇昆仑山北麓,叶尔羌河下游和提孜那甫河下游。②桑小红,新疆麦盖提第六小学援疆教师领队,山东省日照市天宁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日照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日照名师,2021年9月到新疆麦盖提支教。③麦西来甫:维吾尔语中意为“集会”“聚会”,是维吾尔族人民集取乐、品行教育、聚餐为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
(1)“金秋十月,得知胡杨叶已经开始变黄了,援友们便迫不及待地骑车奔向叶尔羌河畔的胡杨林”,从描写的角度来判断,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2)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
在湛蓝的天空下,在荒芜的沙漠中,胡杨如阳光一般明媚灿烂而耀眼。
(3)第④段中“但是谁能想到这里却是胡杨扎根的地方呢?”能否改成“没有人想到这里却是胡杨扎根的地方”?为什么?
(4)本文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请你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5)麦盖提的胡杨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1)侧面描写。通过援友们奔去欣赏胡杨林的急切心情,烘托出胡杨林秋色的灿烂与魅力。
(2)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胡杨的美丽及勃发的生命力。
(3)不能。原句是反问句式,语气强烈,更能突出作者对胡杨树扎根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惊讶和赞叹。
(4)文章第③段写胡杨的枝干、树皮、叶子,都不能给人美感。接下来写逐渐感受到胡杨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这是先抑后扬。抑扬手法的使用,使文章富于变化,突出了胡杨独特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胡杨的赞美。
(5)麦盖提的胡杨既象征麦盖提人民的坚韧、热情、乐观的精神,也象征援疆人的奉献、坚守、实干精神。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4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本文《变色龙》中的语言描写极为精彩,塑造出不朽的文学形象--变色龙。请运用语言描写的手法,描写你身边的一个人。(15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①“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②“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写法分析】句①是奥楚蔑洛夫刚刚到达现场,不了解情况时的语言,一副装腔作势、官味十足的丑态;句②是奥楚蔑洛夫在知道狗主人之后的语言,这番话将他欺下媚上、卑鄙无耻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由于职业、身份、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差异,人们说话的内容、方式各有不同,语言描写首先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写出“这一个”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睹其容;其次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变化、避免呆板,符合语言的情境及人物的身份。

    发布:2024/12/27 0:0:1组卷:39引用:4难度:0.5
  • 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
    (2)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
    (3)我差一点儿扔了这把老骨头,你还咒我!
    (4)自己已经老迈年高,砸碎了骨头也榨不出几两油来;难道孙儿到头来也要落得个赶马或是学徒的命运?
    (5)何满子对爷爷心怀不满,拿白眼珠儿翻瞪爷爷闷坐在窗根下,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儿。

    发布:2024/12/27 1:0:4组卷:15引用:2难度:0.8
  • 3.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1)“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3)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发布:2025/3/12 21:30:1组卷:11引用:1难度:0.0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