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中国人民加快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任务。
【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通过“十四五”规划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
(1)阅读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感悟到哪些道理?
【服务大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落实2022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忠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2)如何理解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践行宪法】
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主题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某中学开展了以“讲好宪法故事、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宣传活动。
(3)要讲好宪法故事、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中学生应该如何做?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③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④我国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④此坚持有利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3)①学习宪法知识,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②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③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让宪法铭刻于心;④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等等。
(2)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④此坚持有利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3)①学习宪法知识,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②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③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让宪法铭刻于心;④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等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6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这10来我国制定修订生物安全法,森林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首创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实施长江10年禁渔。从中我们感受到( )
发布:2024/12/28 0:0:1组卷:44引用:4难度:0.5 -
2.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新增“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材料传递出民主和法治的关系是( )
发布:2024/12/28 4:0:1组卷:34引用:3难度:0.6 -
3.近期,我市有不少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身边多了一道色彩“靓丽”的“风景线”——垃圾分类投放亭。然而,许多垃圾分类投放亭却成了摆设……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粗放,推进垃圾分类迟缓,增加了处理量和难度,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损失。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针对身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观点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只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完美推进垃圾分类。
观点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约束,才能有效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5引用:5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