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填埋场觅食的垃圾猪、被废弃的渔网紧紧缠绕的海豹、因吞食塑料袋而死亡的中华鲟……类似的画面经常进入我们的视线。无论在遥远的北极,还是在高耸的珠穆朗玛峰,甚至是世界最深的海沟,到处都有垃圾的踪迹,垃圾已经成为地球最沉重的包袱。
在中国,2012年起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长。预计2020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将达到2.65亿吨,较上年增加7.5%。目前我国约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其中1/4已无填埋的场地。堆积如山的垃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大气、水和土壤,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研究表明,我国可回收资源年产量大,回收量及回收价值不断增长我国可回收资源年产量大,回收量及回收价值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生活垃圾中餐余垃圾每年产量不低于6000万吨,年均增速预计达10%以上。这些有机垃圾中富含氮、磷、钾等养分元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原料。2016年,我国废钢铁、废玻璃等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2.56亿吨,同比增长3.7%,回收总值约5902.8亿元。2017年回收量达到2.82亿吨,同比增长11.0%,回收价值达到了7550.7 亿元。如果将垃圾进行分类并充分利用,在减轻环境负荷的同时,还可以节约大量资源。

[材料二]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原因何在?
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置,落实起来并不容易。我国大多数城镇居民居住在密度很高的公寓,家中面积普遍不大,无法放置用于垃圾分类的多个垃圾桶,造成了垃圾分类的不便。调查显示,尽管一些小程序、科普文章对许多垃圾类型进行了细分,但落实到生活中,人们还是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同样是海鲜,螃蟹壳算厨余垃圾,而贝壳就属于其他垃圾。垃圾分类看似简单,能正确投放却是一门学问。同时,现在的垃圾回收工作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一些社区虽然放置了分类垃圾箱,但垃圾车来了却混倒进一个车里运走,导致前期的分类前功尽弃。
[材料三]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之时,生活垃圾分类的文明新风蓬勃兴起。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生活垃圾需要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分类投放。条例明确了个人垃圾分类责任,遇到违反规定的个人,先劝阻,再警告,再次违反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北京正多措并举提高群众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精投率,促进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各区公众号平台和小区的告示栏都有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小区居民也纷纷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中,在垃圾站旁经常有社区志愿者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为了激发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各地区也频出妙招:有的倡导居民用可回收废弃物兑换花卉绿植,有的设计“垃圾题板”引导儿童参与垃圾分类趣味小游戏,还有的贴心上线“垃圾分类宝典”小程序,最吸引人的是安装智能回收机,以积分回馈的方式鼓励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文信息,在[材料一]横线处填入恰当语句。
(2)依据[材料二]和下面图表,判断当前最应加大工作力度的方面,恰当的一项是 AA

A.增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力度
B.规范垃圾处理的各环节管理
C.完善垃圾分类相应配套设施
D.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奖惩机制
(3)综合三则材料,针对自己所在社区垃圾分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考点】图表分析.
【答案】我国可回收资源年产量大,回收量及回收价值不断增长;A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8 8:0:1组卷:8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走近“新冠病毒”【材料一】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蔓延全国。起初,科学家也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称之为“类SARS”病毒。尽管它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但世卫组织发言人明确表示:“新型冠状病毒不是SARS,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瑞士科学家的报告指出:“日前,在多国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更易于侵入人体,其复制能力高于前造成极大恐慌的SARS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能够轻易穿过肺部通道并侵入免疫系统,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而SARS病毒需要4天。病毒要进入细胞,细胞上就必须要有它对应的受体(Receptor)。
比如艾滋病病毒HIV的常见受体是CD4蛋白,通常在血液里免疫细胞的表面,所以HIV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而不用担心空气传播。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受体和SARS一样,都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这意味着病毒要感染人类,首先得接触到有这种酶的细胞,完成受体结合。而我们恰好有不少这种细胞就暴露在空气中--黏膜。黏膜的意义在于分泌黏液,保持湿润。黏膜细胞主要存在于我们的嘴唇、眼皮、鼻腔和口腔中。当病毒以某种方式接触到你的口腔黏膜,与受体结合,感染就开始了。每个被感染的细胞会产生成千上万个病毒颗粒蔓延到气管、支气管,最终到达肺泡,引发肺炎。感染完成后,传播也不是难事。人们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会混合着来自咽喉等部位的呼吸道分泌物,形成飞沫核,随着喷嚏和咳嗽传播到空气中,接触其他人。带有病毒的飞沫核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也会导致接触感染。在病毒感染之后,会有一个最长14天的潜伏期。潜伏期后,很多感染者都表现出了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出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和呼吸困难,部分病例出现肾功能迅速衰竭和死亡。
据调查,治愈的感染者出院后,少部分人在接受病毒核酸检测时依然会呈“阳性”结果。2月14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卫生厅发言人表示,多伦多市确诊的两例新冠肺炎患者,在临床诊断已经痊愈出院的情况下,两周后测试的鼻咽拭子检测结果仍为阳性,至今在家隔离。因此,一部分康复患者仍可能是病毒携带者。但钟南山院士也指出,出院后测出阳性的病患,可能是由于粪便、肠道的病毒残余物。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秩表示,广东初步数据显示14%的出院患者有“复阳”现象,已经对他们进行集中的医学观察,但没有出现第二代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根据初步的统计,“复阳”患者出院后一般不具备传染性,但这些案例的出现,再一次显示出新冠病毒不为人知的特性。
【材料二】
从2020年1月20日开始,口罩就成为了稀缺资源。钟南山院士指出,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口罩的多层结构可以有效的阻隔可能带有新型冠状病毒的飞沫核,这些飞沫的尺寸一般在0.7-2微米之间。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口罩有: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纱布口罩等。口罩对于微粒的捕捉效率如下表所示:几种口罩对微粒的捕集效率 口罩类型/
微粒大小0.1微米 0.7微米 1微米 2微米 5微米 10微米 纱布口罩 9% 1% 1.2% 1.9% 35% 79% 普通医用口罩 71% 70% 73% 88% 93% 100% 医用外科口罩 82% 80% 86% 97% 100% 100% N95口罩 96% 97% 97% 99% 100% 100%
“目前多个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应急技术中心主任谭文杰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只是近年来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诸多病毒中的一个,“迄今为止,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而且,这一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越势。”这些动物源性的人畜共患病毒,往往稳定存在于其宿主细胞内,且不引起宿主出现临床症状,而一旦突破物种屏障传染给人类,由于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往往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2003年肆虐全球的SARS病毒,2009年引起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甲型H1N1病毒,以及这次高致死率的新型冠状病毒,无一例外都是动物宿主体内的病毒突破物种屏障感染给人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与2003年报告发现的SARS冠状病毒同属一个病毒家族,都能够引起严重疾病,且呈现出高病死率。
【材料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在无数人为汹汹疫情奋勇前行之际,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一些关于疫情的谣言也肆意传播。
谣言的传播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谣言的传播,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①谣言主题必须极具重要性;②谣言的细节必须足够模糊,缺乏方便人民辨明是非的细节。此外,谣言的传播还需要方便、快捷的群体信息交流渠道。而朋友圈、微信群和微博等互联网交流平台,恰恰成为了谣言传播的主要土壤,这类事件不断被曝光,再次突显了维护清朗网络环境的重要性。在这举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政府、科学专家应积极行动起来,抗击谣言。对于广大群众,面对不明信息要提高警惕,做“剑客”“智者”,不做“看客”。
(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初,新型冠状病毒又称“类SARS”病毒,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病毒属同一家族,但二者有明显区别。
B.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病毒、甲型H1N1病毒一样,都是近年由动物传染给人类的诸多病毒之一。
C.与HIV病毒不同,新冠病毒受体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因此,其不能通过血液传播。
D.新型冠状病毒复制能力高于SARS病毒,其复制能力两天内就可达到顶峰,而SARS病毒需要4天。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后都表现出严重的肺炎症状,在临床上大都呈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短促、肾功能衰竭和死亡。
B.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出现症状前会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一般不会超过14天。
C.谭文杰指出:迄今为止,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而且,这一比例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
D.随着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和微博等互联网交流平台的流行,谣言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块。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能否省略?请简述理由。
根据初步的统计,“复阳”患者出院后一般不具备传染性,但这些案例的出现,再一次显示出新冠病毒不为人知的特性。
(4)【材料四】中提到,“对于普通群众,面对谣言则应该做‘剑客’‘智者’,不做‘看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发布:2025/1/10 8:0:1组卷:7引用:2难度:0.6 -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认为低碳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有关联吗?你会响应低碳生活的倡议吗?下面是某学校的“校园低碳环保调查”数据(节录)。
【材料二】地球并不是传说中的聚宝盆,事实上,地球的宝藏正在被人类一点一点地吞噬,地球上每分钟有36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森林在消失。我们所消耗的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根据全球生态足迹网络的计算,人类每年消耗的自然资源,需要地球花大约1.5年的时间再生。更好的生活并不意味着无止境的物质消费。如果我们太肆虐的消耗超出了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森林会退化,草原会变成荒漠,生态系统吸收温室气体的能力会下降。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图表中的主要信息。
(2)请你为“低碳生活”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
(3)作为社会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结合材料一、二内容具体说一说我们该如何实现“低碳生活”。(至少两点)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140引用:3难度:0.6 -
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冠状病毒在系统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直径约80-120nm,只感染人、鼠、猪、猫、犬、禽类脊椎动物,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SARS的病原体,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呈球形或椭圆形,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个病毒像日冕,因此得名,不同的冠状病毒的棘突有明显的差异。
冠状病毒为一类大型家族病毒,能够导致人类和动物感染发病的病毒,能够引起人类发生从普通感冒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包括SARS(非典)的多种疾病。
材料二:
2013年5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曾被称为“类SARS病毒”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这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而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发现。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气短,肺炎较为常见,腹泻等胃肠症状也有过报告。据报告,一些经实验室确诊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并无症状,但实验室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大多数无症状病例是在大力追踪实验室确诊病例的接触者之后检出的。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是一种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人畜共患病毒。研究表明,人类通过与受感染的单峰骆驼直接或间接接触而受到感染。在埃及、阿曼、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等一些国家的单峰骆驼中检出此病毒,并在中东、非洲和南亚单峰骆驼中检出该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表明这些动物曾感染此病毒),病毒的起源尚不十分清楚,但根据不同病毒的基因组所做分析,人们认为它可能源自蝙蝠,并在很久之前传到了骆驼。自2012年以来,27个国家报告了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沙特阿拉伯报告了大约80%的人类病例。据我们了解,人们在该国通过接触受感染的单峰骆驼或个人而受到感染。在中东以外发现的病例,通常是在中东感染之后,病人前往中东以外地区旅行。在中东以外地区发生的疫情很罕见。
材料三:
新型冠状病毒病,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暂命名为“2019-nCoV”。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宣布,新型冠状病毒已构成全球大流行。
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4月21日17:00全球累计确诊2416526例;死亡166638例;累计治愈588884例;中国累计确诊84278例;现有确诊1621例,境外输入累计1608例,死亡4642例,治愈78015例;海外疫情:美国确诊已逾79万例。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一种传染病,目前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飞沫传播,第二种是密切接触,第三种是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可能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气溶胶传播是指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悬浮在空气当中。病毒在气溶胶里存活的时间长短跟气溶胶的环境关系非常密切。比如环境温度、湿度、通风性,都可能会影响病毒的存活时间。如果温度比较高,病毒存活时间会比较短;如果温度比较低,存活时间相对会比较长;如果通风性能好,气溶胶含量浓度就会比较低,感染人的机会也会比较少。
(1)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冠状病毒直径约80-120nm,名字来历是形状球形或椭圆形,包膜上存在棘突像日冕。
B.经过追踪调查,中东呼吸综合征无症状病例,都是接触了实验室确诊病例感染上的。
C.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呈现的病状不同,有发烧咳嗽的,有罹患肺炎的,重症会死亡。
D.随着我国进入七八月份的夏季,气温升高,理论分析,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可能减弱。
(2)请结合材料一,用简明的语言给“冠状病毒”作出解释。
(3)材料二的说明语言严谨准确,试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4)阅读材料三,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结合材料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感染冠状病毒?发布:2025/1/10 8:0:1组卷:8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