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呈上升趋势,引发社会关注。广东一高中生沙某伙同同学李某在放学路上殴打羞辱初中生小云,造成小云轻微伤,并出现精神抑郁。法院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规定,认定沙某和李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四个月和一年两个月。
材料二:鉴于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12月26日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下调了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明确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材料一中的案例,指出犯罪的基本特征。
(2)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刑法修正案,决定下调未成年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对此,你如何看待?(三方面即可)
【答案】(1)沙某李某被依法判处寻衅滋事罪:因为两人行为造成小云轻微伤并且精神抑郁,说明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两人行为触犯了刑法的相关规定,说明犯罪具有刑事违法性;两人被判处有期徒刑,说明犯罪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
(2)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根据实际生活的变化加以调整,是合理的。②法律的修改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或: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③有利于依法追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惩治犯罪;有利于警示未成年人杜绝严重不良行为,依法自律;有利于警示未成年人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等。
(2)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根据实际生活的变化加以调整,是合理的。②法律的修改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或: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③有利于依法追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惩治犯罪;有利于警示未成年人杜绝严重不良行为,依法自律;有利于警示未成年人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1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