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时间
时间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能处处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的。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1)短文中的“他”指的是
光阴
光阴
。全文采用了
拟人
拟人
的修辞手法。
(2)给文章拟上合适的题目并写在上面。
时间
时间

(3)读了这篇短文,联系课文《匆匆》,你有什么感想?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你抓紧他,他就回紧跟着你,你无视他,他就离你而去。最后,损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有崇高的权利。而我们应该与他好好相处,来借用他的权利来使我们走向成功!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你抓紧他,他就回紧跟着你,你无视他,他就离你而去。最后,损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有崇高的权利。而我们应该与他好好相处,来借用他的权利来使我们走向成功!

(4)为什么说“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因为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雕刻刀,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化。
因为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雕刻刀,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化。

(5)本文中的“光阴”有何特点?请分条概括。(写出三条即可)
①不随人的主观意志改变自己的步伐;②容易消逝;③能改变一切;④能一视同仁。
①不随人的主观意志改变自己的步伐;②容易消逝;③能改变一切;④能一视同仁。

(6)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很成功,试找出一处加以赏析。
如:“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这段话深含哲理,运用对比的手法,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从我们手中悄悄溜走。
如:“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这段话深含哲理,运用对比的手法,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从我们手中悄悄溜走。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D E
D E

A.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化散文,作者以清丽飘逸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的哲理性思考,告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
B.文中作者以“他”指代时间,使时间成为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物,从而使难以触摸的事物变得生动可感。
C.本文最值得称道的是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使文章有了诗一般的美感。
D.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第二人称代词“你”,而没有运用第一人称“我们”,表明作者是个珍惜时间的人。
E.本文紧扣“时光”,以时间为序,先写“蓓蕾”,次写“枯黄的树叶”,最后写了自己对光阴的思考与感悟。

【考点】叙述人称散文
【答案】时间;光阴;拟人;时间;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你抓紧他,他就回紧跟着你,你无视他,他就离你而去。最后,损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有崇高的权利。而我们应该与他好好相处,来借用他的权利来使我们走向成功!;因为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雕刻刀,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化。;①不随人的主观意志改变自己的步伐;②容易消逝;③能改变一切;④能一视同仁。;如:“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这段话深含哲理,运用对比的手法,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从我们手中悄悄溜走。;D E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8引用:2难度:0.1
相似题
  • 1.阅读诗歌,按要求完成练习。
    榕树[印度]
    泰戈尔
          喂,你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曾忘记了那小小的孩子,
          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筑巢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
          你不记得他是怎样坐在窗内,
          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么?
          妇人们常到池边,汲了满罐的水去,
          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摇动,好像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日光在微波上跳舞,好像不停不息的小梭在织着金色的花毡。
          两只鸭子挨着芦苇,在芦苇影子上游来游去,
          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
          他想做风,吹过你萧萧的枝杈;
          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
          想做一只鸟儿,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
          还想做
     

    (有删改)(1)联系上文,文中“诧异”一词指的是
     

    (2)读画横线的句子,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中“池边”是写榕树生长的位置,为下文进一步对话埋伏笔。“蓬头”是写榕树的形态。在文学作品中,榕树往往是故乡的象征。
    B.“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筑巢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诗人在这里把那孩子比作小鸟,引起“榕树”对孩子的回忆。
    C.“地下的纠缠的树根”本是看不见的,诗人从儿童的眼光来看,便是看得见的。“树根”在这里一语双关,没有“寻根不忘本”的意思。
    (3)诗人运用第一人称,连用了
     
    个问句,把榕树想象成
     
    。接着描写了
     
     
     
    三个日常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
     

    (4)深入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发挥想象,如果你是泰戈尔,你会怎么结尾?请写在诗歌结尾处的横线上。

    发布:2025/1/12 0:0:1组卷:62引用:2难度:0.5
  •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光阴
    赵丽宏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歌朗刚我问四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锂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有删改)(1)从短文中找出下面的词语的反义词。
    光明——
     
    繁华——
     
    珍重——
     
    短暂——
     

    (2)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能互换吗?为什么?
     

    ①他从你的手指缝里过去。从你的脚底下过去。
    ②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
    (3)短文中的“他”指的是
     
    ,从
     
    可以看出来。
    (4)作者笔下的光阴具有这样的特点:
     

    (5)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光阴怎样的特点?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6)下面是一位同学对短文的理解和赏析,请判断他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意散文,作者以清丽飘逸的笔触,表达了对光阴的哲理性思考,告诫人们应该珍惜光阴。
     

    ②作者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而没有运用第一人称“我们”,表明作者是个珍惜时间的人。
     

    ③本文紧扣“时光”,以时间为序,先写“蓓蕾”,再写“枯黄的树叶”,最后写自己对光阴的思考与感悟。
     

    (7)读了本文及课文《匆匆》,你对时间有了怎样的认识?请写一写。
     

    发布:2025/1/13 5:0:7组卷:114引用:2难度:0.1
  • 3.(一)北京的春节(节选)老舍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
    (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二)童年的春节(节选)冰心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枚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圆,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口,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要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
    (1)选文(一)第一段的中心句是
     
    。能体现选文(二)第二自然段中心意思的句子是
     

    (2)阅读下面的内容,在正确的选项上打“√”。
    选文(一)的第二段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从初一开始这几天人们的活动,这是
     
    (略写    详写)。选文(二)用较多的篇幅写了“花会”的有趣场景,这是
     
    (详写    略写)。
    (3)根据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选文(一)从第三者的角度介绍老北京的春节。选文(二)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使人感到真实亲切。
     
    (判断对错)
    ②选文(一)和选文(二)都通过描写人物的活动写出了过春节时的有趣和热闹。
     
    (判断对错)
    ③选文(一)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老北京人安于现状、喜欢享乐、不思进取、爱表现的心理。选文(二)
    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花会”的有趣,说明正月初一的热闹。
     
    (判断对错)
    (4)课文中有些内容写得详细,有些内容写得很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选文(一)写了从初一开始春节头几天人们都参与了哪些活动?为什么要写这些人?完成表格。
    人物 主要活动 人物 主要活动 原因
    男人们
     
    女人们
     
     
    小贩们
     
    孩子们
     

    发布:2025/1/13 9:0:1组卷:107引用:1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