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右图中a、b所示。则
(1)图中
b
b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温度/℃ 90 91 93 97 98 98 98 98 98 98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98
98
℃。
(3)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当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当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
温度/℃ 98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
(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①通过描点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②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由图象判断:水和环境的温度差越大,水放出热量越快
由图象判断:水和环境的温度差越大,水放出热量越快

【答案】b;98;当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由图象判断:水和环境的温度差越大,水放出热量越快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8 21:30:1组卷:127引用:2难度:0.5
  • 2.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0 8:30:1组卷:44引用:14难度:0.5
  • 3.臭氧通常是一种淡蓝色的、有鱼腥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受热极易转化为氧气;二氧化硫遇臭氧微热就会迅速被氧化为三氧化硫,这是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理想方法。用于冰箱的致冷剂(就是蒸发时吸热而致冷的物质)如R12会破坏臭氧层,而新型致冷剂R600a不会破坏臭氧层,它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可燃性气体,熔点-159.4℃,沸点-11.73℃。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臭氧的物理性质有
    ;臭氧的化学性质有
    ;二氧化硫遇臭氧微热就会迅速被氧化为三氧化硫。(各举一种即可)
    (2)在相同压强下,将致冷剂R600a的温度降到-160℃时,它的物质状态是
    ;当温度在-11.73℃时继续吸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发布:2024/12/16 8:0:1组卷:19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