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读《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④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根据下列解释,写出诗中相应的词语。
①寻常,平常。
等闲
等闲

②弯曲绵延的样子。
逶迤
逶迤

③气势雄伟的样子。
磅礴
磅礴

④高耸入云的山崖。
云崖
云崖

(2)夸张的巧用,是这首诗显著的特点之一。“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在诗人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背后,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下面选项不正确的是
C
C

A.表现出革命者的伟大胸怀
B.表现出革命者的乐观精神
C.表现出革命者的刻苦精神
D.表现出革命者的英雄气魄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C

A.诗的首联(诗句①)总领下文,让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诗句②)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诗句③)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紧“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三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的尾联(诗句④)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4)“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个字。律诗每两句为一联。每联的上句叫作“出句”,下句叫作“对句”,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工整。请你根据下列的出句补充对句。
颔联:
出句:五岭逶迤腾细浪
对句
乌蒙磅礴走泥丸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颈联:
出句:金沙水拍云崖暖
对句:
大渡桥横铁索寒
大渡桥横铁索寒

(5)对仗,指的是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如“天”对“地”,“长”对“短”,等等。也可以理解为,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下列词语是如何两两相对的?照样子,把相对的词语用画方框,再连线的方式标示出来。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答案】等闲;逶迤;磅礴;云崖;C;C;乌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桥横铁索寒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1/13 1:30:1组卷:46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我还学过他的《
     
    》和《
     
    》。
    (3)这首诗描写了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涧的
     

    发布:2025/3/13 5:30:3组卷:94引用:3难度:0.8
  • 2.课内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
     
    。接天
     
    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是一首描写
     
     (季节)的诗,我是从诗中的
     
     
    等词看出来的。
    (3)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表达了诗人对
     
    的赞美之情。

    发布:2025/3/13 11:0:1组卷:20引用:3难度:0.5
  • 3.阅读。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题目“村居”表示
     

    A.在乡村里居住
    B.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A.蝴蝶
    B.燕子
    C.风筝
    (3)“东风”指的是
     

    A.春风
    B.东边刮来的风
    C.吹向东边的风
    (4)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
     
    (填写季节),我是从诗句中的“
     
    ”看出来的。
    (5)这首诗描写人物活动的句子是
     
    ,诗中的人物是
     
    ,活动是
     
    ,时间是
     
    ,诗人选写的儿童、东风、纸鸢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6)诗歌通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的
     
    ,春天的
     

    (7)诗歌用一个“
     
    ”字,一个“
     
    ”字把静止的杨柳拟人化了。

    发布:2025/3/13 4:30:1组卷:57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