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文,完成。
①在高脚屋,那雨是给你“听”的,被粗粗的木柱四面撑起的小屋,浮在密密的雨中。高脚屋之所以在东南亚流行,就因为它有不会被雨水浸着的好处。屋顶多盖铁皮锌板,那雨点敲在上面,极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雨骤时,沿铁皮凹槽泻下的水帘声响从四壁迫来,金戈铁马声盈屋;雨稀时,偶有大雨点击在铁皮上,碎碎的细乐声中有了重音节。高脚屋往往掩在绿阴丛中,那雨打在宽宽的芭蕉叶上,声音变得很圆润,和那屋顶上的声响构成刚柔两个声部,交响成曲。据说有钱的马来人要么迁居城里,要么盖起高楼瓦屋,舒适是肯定的,但这听雨的享受也没有了。
②高脚屋的雨声,是平民的音乐。
③在街道上,那雨是让你“淋”的。马来西亚的城镇,街道两边大多是骑楼,是给行人遮阳或避雨的。这里四季如夏,遮阳是必须的,但挡雨未必需要,燠热时分冲冲凉是何等的快意。路上行人几乎未有见带雨伞的。旱季雨是 shē 侈品;雨季当然要尽情享受一下的。
④马来的雨很劲。在槟城街头,突来的骤雨如幕,望过去似是风也吹不破的。路上水不及排走,雨点上去溅出 shuó  大的水花,此起彼伏,是雨的舞蹈。雨急,水滴也重,可打在身上并不痛,滑滑的淌到地里去了。雨不凉,可暑气不再有,心里温温的有了点春的感觉。马来西亚的车很多,世界各地的名车几乎都能见到,这里的车价与其他物价相比似乎不贵,因此私车并不稀罕。车在雨中窜来窜去,很霸气的甩出整排整排的雨水来。驾车乘车的人在空调里没有暑苦,当然也体会不了那雨的清凉,现代文明有时离大自然是远了些的。
⑤在海上,那雨是让你“观”的。素有“海洋公园”之誉的马来西亚,其美景离不开海的衬托。海是马来雨的源泉和舞台,那里的雨景格外壮观。密密的雨千针万线似的,欲将海与天缝在一起。即使烈日当空,雨依旧会扬扬洒洒,将海和天搅成咸湿的一团。登上快艇游海,你能直接体会雨的律动,快艇箭似的飞,那雨被拉成斜斜的线条。远处的岛时隐时现,像是五线谱中的“蝌蚪”,雨声涛声里变成了可视的音符。细雨适宜湖泊,骤雨才适合海洋。想起有首歌的名字叫“用马来西亚的方式爱你”,不知歌词如何,但可以想象那韵味会是马来雨的方式:海天一体,波澜壮阔;爽快透彻,惊心动魄。
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
⑦马来西亚的魅力,在雨季。
(1)看拼音,写汉字。
shē(
) 侈                   shuó(
)大
(2)选文分别从
听觉
听觉
触觉
触觉
视觉
视觉
  三个角度,写出了马来西亚的雨的
富有韵味
富有韵味
壮观
壮观
 的特点。
(3)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
比喻、夸张(拟人)
比喻、夸张(拟人)
 修辞手法,作用是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来雨的细密和壮观。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来雨的细密和壮观。

(4)下列对“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C

A.马来的雨表现了马来西亚的风光,也反映了马来人的性格特点。
B.马来的雨像幕布,很有特点,欣赏雨景也能欣赏到那里的风土人情。
C.马来的雨是当地独特的风景,融于当地生活,进而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
D.马来的雨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雨,将美和情怀融合在一起,值得游览者一睹风采。
(5)请写出最后一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这段话一方面写出作者认可、赞美了马来雨的独有魅力。另一方面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再次强调了马来雨的特有魅力。
这段话一方面写出作者认可、赞美了马来雨的独有魅力。另一方面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再次强调了马来雨的特有魅力。

【考点】散文
【答案】奢;硕;听觉;触觉;视觉;富有韵味;劲;壮观;比喻、夸张(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马来雨的细密和壮观。;C;这段话一方面写出作者认可、赞美了马来雨的独有魅力。另一方面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再次强调了马来雨的特有魅力。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10 8:0:1组卷:15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课文链接。
    匆匆ㅤㅤ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ㅤㅤ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ㅤㅤ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
     
    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
     
    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ㅤㅤ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ㅤㅤ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把
     
    比作
     
    ,说明了
     
    ,表达了作者
     

    (3)仿照第三段第四句话的写法,用一段话把你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下来。
     

    (4)课文结尾与开头是什么关系?这样写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发布:2025/1/13 11:0:2组卷:54引用:1难度:0.4
  • 2.课外阅读。
    奇想与发明ㅤㅤ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造灵感。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常人眼中的“异想天开”,在发明者看来却是创造的源泉。
    ㅤㅤ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家门口玩耍。玩腻了,她想出个新花样: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梳上,把它放在唇边,谁知竟呜哩呜哩吹出声了。一个叫布希曼的音乐家路过,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住了。他仔细观看了女孩的“杰作”,回家后,综合女孩的木梳、中国古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支口琴。
    ㅤㅤ无独有偶,听诊器的发明灵感也来自儿童。一次,法国医生雷内克到一位患心脏病的贵妇家去诊病。由于病人过于肥胖,传统的叩诊法无法测得准确的心率,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贴在患者胸部听诊,医生十分为难。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根圆木的一头用针刮划,而另一群孩子把耳朵贴在另一头。出于好奇,他凑上前去,竟清楚地听到了圆木那头的声音。这件事启发了雷内克,不久,听诊器问世了。
    ㅤㅤ一次性成像照相机是美国人兰德的发明,提醒他进行这项研究的是他的小女儿。一天,兰德和女儿去公园游览。他给女儿拍了许多照片,拍完后,孩子急切地向爸爸要照片。孩子的要求促使兰德花了好多年工夫研究一次性成像问题,终于在1947年成功地研制出一次成像照相机。
    ㅤㅤ非裔美国人毕寇是位身手不凡的机械师。他的儿子是个报童,整日奔波送报,脚踏车上的链条常常脱落,儿子为此十分苦恼。于是,毕寇用塑胶做了些齿轮,再用木工工具加工,给孩子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两轮传动”的脚踏车──用踏板的力量同时带动两个轮子,这种车能畅行于郊外崎岖的小径。
    ㅤㅤ与前几位相似,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得益于儿子的恶作剧。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儿子打落在地。比斯特正要发火,小儿子却拾起碎镜片,贴在眼前大叫起来。比斯特拿过镜片,果然看到了地上爬行的蚂蚁,他灵机一动,既然碎镜片可以脱离镜架看东西,把它装在眼球上,看东西不是更方便吗?就这样,隐形眼镜诞生了。
    ㅤㅤ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发明创造的契机。发明并不是件高深莫测的事儿。我们今天的许多“文明的奇迹”,最初都源自儿童的创造、发现与奇想。只要你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1)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②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2)文章采用“
     
    ”的结构。作者要发表的观点是
     

    (3)作者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
     

    (4)这篇文章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发布:2025/1/13 11:0:2组卷:13引用:1难度:0.4
  • 3.课外阅读。
    献给母亲的歌ㅤㅤ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ㅤㅤ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ㅤㅤ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ㅤㅤ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塔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将文中第四自然段的错别字用修改符号改出来。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
     

    (5)课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6)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概括要简洁)
     
     
     

    这三件事是有内在联系的,因为他们是按
     
    顺序写的。
    (7)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8)文中的“我”想为妈妈
     
     
    ,你有没有曾经像“我”一样,想为妈妈做一件事?把它写下来。
     

    发布:2025/1/13 11:0:2组卷:59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