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自古就有“大丈夫能屈能伸”之说,这一说法典出《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意思是:尺蠖这种小虫子身体弯曲起来,目的是为了伸长;龙蛇这样的事物,身体是要蛰伏起来的,为的是可以继续生存。而《孟子•滕文公下》中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两种人生态度各有其价值,但又似乎相互矛盾。
      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人生态度?请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正大光明的智与勇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此是“能屈能伸”的具体表现。于人类而言,则是能屈能伸地运用自己的优势、劣势。至于如何“屈”“伸”,何时“屈”何时“伸”,取决于实际情况。由此,大丈夫在遇到不同的情况下,能自如运用优势,隐藏劣势。不管怎样,大丈夫先思,后智,左右利弊后再巧妙行动,才是最智慧的行为。就如苏轼在《留侯论》中所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因此能屈能伸展现了大丈夫(君子)的“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则是“定”的姿态。面对外界的改变,自身得失处境的改变,以意志坚定面对,保守初心。“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具体实在的因素,以“止”的态度面对,更体现的是一种“勇”。能敢于立足,敢于不违背心中的道,此乃勇。勇的背后是君子心里有明确的,正大光明之原则,有毫不动摇的毅立。苏武牧羊保气节,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戊戌六君子节气皓天撼地。他们用自己的坚定成就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本色,哪怕生活异常艰难,也傲然挺立到最后。如此,霸业成,英雄显,中华民族永不屈服。
       所以,说这两句古话矛盾,是因为没有正确看待“能屈能伸”。“屈”与“伸”这两种行为的转换,对于大丈夫而言,并不表示改变原则,前后不一,表示的是大丈夫左右利弊后再巧妙行动的大智慧。大丈夫眼前屈,也许是看到远方利义;眼前伸,也许是必要伸才能得利义。楚汉争霸时期,起初刘邦的兵力远远不及项羽,小不忍则乱大谋,所以鸿门宴上刘邦忍气吞声,赢得了发展和壮大的时机,最终将项羽兵围垓下。而项羽兵败乌江,逃跑就意味着承认失败,所以他毅然放弃生还的机会,赢得了后人的赞叹,让司马迁说他“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由此,这两句古话不矛盾,甚至加在一起,可以得出有智、有勇的大丈夫形象。
       当今时代,人们会拿“能屈能伸”作为自己的挡箭牌,会将自己的顽固和强硬当作不能“屈”的诠释,反而忘了古时这两句话都是用来描写大丈夫的。他们以这两句话为标准,行事做人都有前提——“明”智,“明”勇。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才会用“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来形容君子,而知、仁、勇的标准都合乎最高的境界。没了这最高、最善的境界,知也只能为“歪智”,勇也只能为“乱勇”。
       准确理解两种观点,才会对“正”知,“正”勇有恰当认识,才能行为上行动,思想上约束,才能如大丈夫一样“能屈能伸”,不能“淫”“移”“屈”,以智慧、勇气,甚至是仁义面对这个世界。只有止于至善,达到品德最高境界,方可称一句:大丈夫。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引用:4难度:0.6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发布:2025/1/1 4:30:2组卷:41引用:10难度:0.1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新”是“薪”的本字,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说文解字》:“取木也。”)
          后借用为“新旧”的“新”,可表示“刚出现的”“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使变成新的”等意思。
          材料二:
    放眼2022,壬寅要赢,不负青春。……大局新开展新颜……花开潮起,春风十里,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湖北新闻》2022新年献词      于你,于我,于家,于国,新的百年征程已经开始,星光将再次照亮赶路人的去途。2022年,继续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中访网2022年新年献词      2022年的序幕刚刚拉开,站在新年的门前,学校拟进行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新的一年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4:30:2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年人一旦确立了奋斗目标,须执着、专一,不可半途而废,如此,方能终成大业;也有人认为,青年人确立了奋斗目标,也不必做蚕自缚,可因时更换,顺势调整,这样才能不负此生。
          对于以上意见,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见解与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发布:2025/1/1 4:30:2组卷:9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