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陆是人类向海洋索取土地资源的一种常用方式,海南岛也先后在其周围建设了14个面积几十至上千公顷的人工岛(如图),然而在这些人工岛的建设中“未批先建,违法采砂,大面积填海造岛,擅自变更土地用途,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等乱象层出不穷,严重挤压了海洋生的生存空间,造成大面积珊瑚礁和白堞贝被永久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终于2022年1月迎来了最为严厉的整顿:14个人工岛将面临中途叫停、整体拆除或者部分拆除的命运。

指出大量填海建设人工岛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为拆除人工岛后的生态恢复提出合理建议。
【考点】植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答案】不利影响:沿海滩涂面积缩小;海水清洁自净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侵蚀加剧;渔业生产受到影响;河口处人工岛汛期汇水入海的速度减缓,洪涝及淹没灾害加剧。
合理建议:彻底清除并搬运建筑垃圾离海;人工增殖各种珊瑚贝类;恢复自然滩涂等。
合理建议:彻底清除并搬运建筑垃圾离海;人工增殖各种珊瑚贝类;恢复自然滩涂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碳中性国家”是指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国家,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回答38~39题。
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 )发布:2024/12/31 16:0:1组卷:1引用:1难度:0.6 -
2.在异常高温和降水亏缺的共同作用下,通常造成局地土壤湿度持续亏损、蒸发(腾)量增加,这种发展迅速、预见期短、强度大、破坏性强的干旱事件被称为骤旱。有关专家研究结果显示,未来中国发生骤旱的风险可能显著增加,到21世纪中叶,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南方湿润省(区)骤旱风险将增加40%,北方半干旱地区骤旱风险却有所降低。骤旱事件的增加主要由人类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造成。
推测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我国南方湿润地区骤旱风险增加的原因。发布:2024/12/13 23:0:1组卷:9引用:1难度:0.3 -
3.被动屋于1991年诞生于德国。被动屋指不依赖常规能源的消耗、通过建筑物自身直接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和输导而获得舒适的室内温度环境的节能建筑。如图为位于德国北部的一座被动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为了提高这座房子节约能源的水平,门廊前应该配备的庭院植物是( )发布:2024/12/31 8:0:31组卷: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