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臣自颍移①扬,过豪、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②如云。臣每屏去③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④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⑤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⑥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人畏催欠,乃甚于水旱。臣窃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
(节选自《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注释】以上文字节选自苏东坡上奏朝廷的奏表。①移:到。②麻麦:麻和麦子。③屏去:屏退。④胥徒:官府小吏。⑤讫:完毕。⑥殆:大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皆有忧色 都。都。
②苛政猛于虎 比。比。
(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D
A.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
B.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
C.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
D.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
(4)选文先 记叙记叙(表达方式)了自己为官扬州时的所见所闻,接着引用孔子的话进行 议论议论(表达方式),最后连用反问,强烈地表达了对百姓能否 安生安生、对朝廷能否 仁政仁政 的忧虑之情。
(5)林语堂曾评说“苏东坡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请依据选文说说他这样评价苏东坡的原因。
【答案】都。;比。;D;记叙;议论;安生;仁政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4 14:0:35组卷: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