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权利 履行义务)
材料一:随着2021年春节的临近,“就地过年”成为当下最热的话题。过年回家与家人团圆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在疫情有所反复的当前,为减少大规模流动可能引发的交叉感染,各地纷纷发出倡议,建议外地务工人员“就地过年”。据此,有人认为:“就地过年,限制了我们的自由。”
(1)有人认为:“就地过年,限制了我们的自由。”请你辨析。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涵盖公民各项民事权利,对公民的民事权利做了明确的权责界定。
(2)请运用相关知识,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材料三:(生活与法)又是一个双休日,八年级学生小明开始了他一天的快乐生活。早上,他认真完成双休日的作业,用行动不断完善自己;午饭后,他主动洗碗、拖地板、洗衣服,用行动减轻父母的劳累;下午,他拿到了文学创作稿费,并把扣除税费后的稿费捐给了老年公寓,用行动温暖社会。妈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作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一种农具),它意味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我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
(3)结合材料分析,小明积极行使了什么权利?认真履行了哪些义务?
(4)作为一名公民,为什么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
【答案】(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无法治不自由,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2)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财产权。
义务:孝敬父母(或: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关爱他人的道德义务。
(4)“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是在说明,我们既要正确行使权利,又要自觉履行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等。
(2)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规范人们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3)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财产权。
义务:孝敬父母(或: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关爱他人的道德义务。
(4)“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是在说明,我们既要正确行使权利,又要自觉履行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引用:2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