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种毒素只能使如图反射弧中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导致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为了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中的哪一个(注:d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屈肌的肌细胞膜形成的突触),某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其探究内容。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如图结构一个。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分别用电刺激Ⅰ与Ⅱ处,观察a与c的电位变化,e(屈肌)的收缩情况。若刺激Ⅰ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无电位变化,e不收缩不收缩;刺激Ⅱ时,c有电位变化有电位变化,e能收缩能收缩,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
(2)分别用电刺激Ⅰ与e处,观察a与c的电位变化,e的收缩情况。若刺激I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不收缩;刺激e时,e不收缩,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e。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答案】无电位变化;不收缩;有电位变化;能收缩;e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元,能够分泌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Cl-内流、K+外流,从而造成突触后膜膜电位的改变,使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图1是与膝跳反射有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⑧表示细胞或结构)。发生膝跳反射时,屈肌①舒张,伸肌⑥收缩。回答下列问题:
(1)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
(2)若要检测图1中M点在膝跳反射过程中的膜电位变化,理论上正确的操作是
A.将电表的两极连接于膜外M点两侧,刺激N点
B.将电表的两极连接于膜外M点两侧,刺激感受器
C.将电表的两极分别连接于M点膜内和膜外,刺激N点
D.将电表的两极分别连接于M点膜内和膜外,刺激感受器
(3)图2表示膜电位变化曲线。在膝跳反射过程中,A点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为甲曲线,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
(4)图1中发布:2024/12/31 4:30:1组卷:10引用:5难度:0.7 -
2.如图甲、乙表示人体中某些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的相关结构是
(2)图甲中,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
(3)兴奋不能从C 传到a的原因是
(4)图乙中,若刺激A点,电流计B将偏转发布:2024/12/31 5:0:5组卷:2引用:3难度:0.6 -
3.下列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