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短文,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998年上半年,中国南极长城站八次测得酸性降水,其中一次pH为5.46.当刮西北风时,来自南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吹到中国南极站所处的南极半岛,遇到降水,形成酸雨.这说明:南极也不是“净土”,酸雨的危害已经危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1)上述短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环境污染具有 BB的特点.
A.区域性 B.全球性 C.传染性 D.危害性
(2)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等气体含量过多.
(3)为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小洋同学选择了同时栽培、植株大小相近的6盆同品种的盆栽草本植物,配制了不同pH的模拟酸雨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每盆植物喷洒相应pH的“酸雨”400克(假设光照、温度、空气、水和肥料等条件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见下表

“酸雨”的pH | 生长状况 |
4.5 | 芽枯死,叶片全部脱落 |
5.0 | 芽枯死,多数叶片脱落 |
5.5 | 芽萎缩,上部叶片脱落 |
6.0 | 上部叶片颜色有变化 |
6.5 | 没有明显变化 |
7.0 | 叶芽萌发,露出新叶 |
植物生长状况
植物生长状况
.②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酸性越强,对植物影响越大
酸性越强,对植物影响越大
.(上述两空只要答出一点即可)【考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B;二氧化硫;植物生长状况;酸性越强,对植物影响越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0引用:1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