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建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能引导有序思维、增进深度理解,促进问题解决。小明建构了“物质除杂”的思维模型(如图)。
(1)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用磁铁吸引除去。该方法属于上述模型中的 分离转移分离转移(选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2)上述模型中“不增不减”是除杂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质量。为除去氯化钠中的杂质氯化钡,小明采用反应转化的方法,原理是BaCl2+K2SO4=BaSO4↓+2KCl。从反应的生成物有KCl可知,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原因是不符合除杂中的 不增不增原则(选填“不增”或“不减”),所以应选择的试剂是 硫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
(3)将氯化钠中的杂质BaCl2除去,实质上是除去钡离子,2.08克BaCl2中钡元素的质量为 1.371.37克。
【答案】分离转移;不增;硫酸钠溶液;1.37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4 8:0:1组卷:1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4 8:0:1组卷:92引用:5难度:0.5 -
2.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需要进行多次实验或测量。下列实验中,属于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①“分离酒精和水混合物”时,进行多次蒸馏实验;
②“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换用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多次测量;
③“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④“研究植物的向地性”时,选用多粒种子进行实验;发布:2024/12/8 13:0:2组卷:20引用:3难度:0.8 -
3.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种方法是( )
发布:2024/11/26 17:0:1组卷:3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