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按要求完成问题。
      在“传统文化节”中,全班共读《儒林外史》,开展了讽刺艺术之对比手法专题探究活动。请阅读以下题目,按要求完成。
《儒林外史》中讽刺艺术之对比手法专题探究
情节
对比
(1)①左图故事呈现了《儒林外史》中一个经典情节,请你用一句话概述这个情节。
②结合《儒林外史》相关内容,另举一例谈谈,作品是如何通过对比手法达到讽刺效果的。
人物
对比
清闲斋老人对《儒林外史》有这样的评价:“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不追求功名利裸),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本书塑造了丰富的儒林群像,其中既有丑陋尽显的士林人物,亦有寄托作者心中理想的高洁之士,在各色人物对比下深刻描摹出笑中泣泪的世情百态。 (2)请写出书中一位“辞却功名富贵者”,简述理由。

【答案】(1))①范进中举喜极而疯。
②周进中进士前梅玖当众羞辱周进虽年长,却还是童生,只能称“小友”,身份不及他“老友”尊贵。又“即兴创作”恶作剧地编了一首‘宝塔诗’”,讽刺周进还不是秀才。周进中进士后,梅玖冒称是他的学生,还撒谎说周进最喜欢自己。通过对比的手法,讽刺了梅玖这一类读书人虚伪,毫无学者风范,品德低劣,从而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戕害。
(2)示例一:王冕,蔑视权贵,不慕名利,拒赴官约,为躲避做官终年在会稽山生活。
示例二:杜少卿,淡泊功名,讲究“文行出处”,反对八股文章和科举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3引用:6难度:0.5
相似题
  • 1.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婉而多讽”,达到我国古典小说讽刺艺术的高峰。请从小贴士中选择一项,结合作品具体内,赏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小贴士】
          作家常用的讽刺手法有以下几项:A.运用细节刻画进行讽刺。B.运用夸张进行讽刺。C.设置矛盾冲突进行讽刺。

    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2.名著阅读。
          以下是一位同学所做的一本名著的读书摘录,请阅读后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卡。
          摘抄一:像A做这样慷慨仁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人。像A这样做法,都是被人骗了去,没人报答A的。虽说施恩不望报,却也不可这般贤否不明。A相与这臧三爷、张俊民,都是没良心的人。近来又添一个鲍廷玺,他做戏的,有什么好人,A也要照顾他?若管家王胡子,就更坏了!
          摘抄二:又过了几日,娘子因初到南京,要到外面去看看景致。A道:“这个使得。”当下叫了几乘轿子,约姚奶奶做陪客,两三个家人婆娘都坐了轿子跟着……这日A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
          读书任务卡
    (1)两则摘抄出自
     
    (作者名)的作品《
     

    (2)摘抄一中的A指的是
     

    (3)作者认为A是“真儒”,是因为
     

    (4)《中国文学史》中把A这个角色评价为“寓有作者自己的影子”,也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化形象。结合具体情节,说说A有哪些“理想”的性格特征?

    发布:2024/12/27 12:30:5组卷:18引用:1难度:0.2
  • 3.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3:30:2组卷:51引用:4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