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窟造像有规模地传入巴蜀地区,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从北魏到明清从未间断过。
巴蜀地区的200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大小不等的石窟及摩崖造像,数量接近全国数量的一半。规模宏大的石窟造像投资巨大、历时长,巴蜀石窟捐资开凿的供养人多是普通人,大多是浅龛与摩崖造像,已无中原石窟的皇家风范。佛道文化浸润巴蜀山水,石窟造像与这里乡土民俗相伴相生,巴蜀石窟造像既体现出与北方中原一脉相承的风格,叉形成独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如图为巴蜀地区石窟数量及分布。

(1)与北方石窟相比,列举巴蜀石窟摩崖造像主要特征。
(2)概述巴蜀石窟摩崖造像兴盛于唐宋、从北魏到明清从未间断过的人文原因。
(3)推断巴蜀石窟摩崖造像多位于河流两岸的原因。
(4)石窟摩崖造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请你献出自己的三点建议。

【答案】(1)数量多,分布广;整体规模小;内容与生产生活及当地风土风俗关联密切;展示文化多元化。
(2)北方战争、社会动荡,大批工匠、文人等迁入巴蜀地区;当时巴蜀交通不便,受北方影响小,社会相对安定;巴蜀农业发展条件优越,经济发展,人们比较富裕;经济富裕的人愿意出资建造石窟摩崖造像;反映人们追求安定、美好生活的愿望。
(3)当时交通以水运(河流运输)为主;河流两岸多山地(悬崖、陡崖),便于石窟摩崖造像;利于船上赏析,观赏视野开阔等。
(4)要有专门维护、维修资金;设置专门看护人员;安装电子设备,对重要的石窟摩崖破损情况,能及时发现,进行补修;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社会保护力度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7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流行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等地区。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它在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如图)最有特色。马头墙由砖和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往往高出屋顶1-2米。错落有致,多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1-3题。

    关于徽派建筑的描述,合理的是(  )

    发布:2024/12/31 14:0:2组卷:15引用:2难度:0.7
  • 2.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读图,回答12~13题。
    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  )

    发布:2024/12/31 12:0:1组卷:1引用:1难度:0.7
  • 3.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流行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等地区。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它在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如图)最有特色。马头墙由砖和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往往高出屋顶1-2米。错落有致,多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6~7题。

    马头墙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

    发布:2024/12/31 15:30:1组卷:2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