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中国人民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1)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什么?青少年应如何传承与弘扬这一伟大精神?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指出:“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紧依靠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襄民族复兴伟业的生动局面。”
(2)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材料三:民族精神集中表现在一个民族的生活实践和精神生活中,是一定民族的社会存在的反映,而时代精神则体现在一个时代的生活实践和精神生活中,是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存在的反映。
(3)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形成时期 | 表现(每项至少填写一例)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①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② 大庆精神、雷锋精神 大庆精神、雷锋精神 |
改革开放时期 | ③ 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
【答案】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2017年春季新学期,教材中的“八年抗战”说法将不再出现,新教材关于抗战的提法全部改为“十四年抗战”。 这样修改的目的是( )
①通过更真实地展现史实,以燃起国人对日本的仇视
②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学习
③凸显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
④通过改写史实来强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对人类的重要性发布:2024/12/28 2:0:1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2.在东京奥运赛场上,杨倩一枪定胜、侯志慧一气呵成、孙一文一剑封喉、巩立姣一掷成功、苏炳添一飞冲天、全红婵一跳成名……中国体育代表团以奋勇争先的拼搏韧劲和锐不可当的奔涌气势在射击、举重、跳水等项目中揽金夺魁,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
①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会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③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发布:2024/12/28 4:0:1组卷:51引用:3难度:0.7 -
3.“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这是哪种精神的深刻内涵( )
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47引用: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