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市场上销售的有些豆芽在生产时添加了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如生长素类、乙烯利(乙烯类)等物质,如果处理得当,对人体危害并不大。
(1)植物激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相比,它具有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2)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初始长度为8mm),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表所示(“-”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就越高)。
实验一 | 实验二 | ||||
组别 | 组别生长素类似物的量 | 大豆芽长度 | 组别 | 乙烯利的量 | 大豆芽长度 |
A | - | 16mm | a | - | 16mm |
B | + | 24mm | b | + | 24mm |
C | ++ | 33mm | c | ++ | 12mm |
D | +++ | 23mm | d | +++ | 10mm |
A
A
组结果来看,植物自身也产生生长素,促进了胚轴的伸长。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 发育中的种子
发育中的种子
。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不需要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设计不添加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通过实验一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既能促进胚轴生长也能抑制胚轴生长的作用。由实验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乙烯利能够抑制胚轴生长
乙烯利能够抑制胚轴生长
。(3)兴趣小组又利用生长素类似物2,4-D(2,4-二氯苯氧乙酸)溶液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绘出了图甲,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对茎和根生长的影响:第二次实验,通过处理扦插的枝条绘制出图乙。

图甲中曲线①表示2,4-D对
跟
跟
(填“根”或“茎”)生长的影响,判断的依据是 随着2,4-D浓度的升高,对曲线①发挥抑制作用时,对曲线②仍然发挥促进作用
随着2,4-D浓度的升高,对曲线①发挥抑制作用时,对曲线②仍然发挥促进作用
。据图乙分析,该小组的同学认为12ppm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你认为是否合理,
否
否
;说明理由 未测定2,4-D浓度为12ppm左右时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或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是外源2,4-D和植物内源生长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未测定2,4-D浓度为12ppm左右时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或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是外源2,4-D和植物内源生长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答案】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A;发育中的种子;不需要;不能;乙烯利能够抑制胚轴生长;跟;随着2,4-D浓度的升高,对曲线①发挥抑制作用时,对曲线②仍然发挥促进作用;否;未测定2,4-D浓度为12ppm左右时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或对该植物生根的影响是外源2,4-D和植物内源生长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5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