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甲】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A的首级,可是在A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A正伏案在看电报。
……
A盘腿坐在小炕桌前,把无线电报推开一边——据他说,其中大多数是对面山西省黄河沿岸红军东线各地驻军的报告。他动手替我起草一个旅程。写完以后,他交给我一张纸,开列着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
【乙】B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C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
(1)上述文字节选自美国美国(国籍)新闻记者 斯诺斯诺(人名)的《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
(2)甲文中A是谁?甲文表现了A哪些形象特点?
人物A:周恩来周恩来 形象特点:①“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A的首级,可是在A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对比,突出他对国民党的威胁不屑一顾。②通过对屋内陈设的描写,可见他生活朴素。③为斯诺规划行程,可见他的细心热情。①“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A的首级,可是在A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对比,突出他对国民党的威胁不屑一顾。②通过对屋内陈设的描写,可见他生活朴素。③为斯诺规划行程,可见他的细心热情。
(3)乙文中B、C分别是谁?请各举一个与人物相关的情节。
人物B:毛泽东毛泽东 相关情节: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
人物C:贺龙贺龙 相关情节:在哥老会有很高声望。在哥老会有很高声望。
【考点】《红星照耀中国》.
【答案】美国;斯诺;红星照耀中国;周恩来;①“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A的首级,可是在A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对比,突出他对国民党的威胁不屑一顾。②通过对屋内陈设的描写,可见他生活朴素。③为斯诺规划行程,可见他的细心热情。;毛泽东;自己到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自修半年。;贺龙;在哥老会有很高声望。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7 21:0:2组卷:145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A)红军告诉我,除了在川西的经验以外,他们到处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他们大军未到,名声早就已经传到,常常有被压迫农民派代表团来要求他们绕道到他们乡里去“解放”他们。当然,他们对红军的政纲是很少有什么概念的,他们只知道这是一支“穷人的军队”。这就够了。毛泽东笑着告诉我有一个这样的代表团来欢迎“苏维埃先生”!但是这些人并不比福建军阀卢兴邦更无知,后者曾在他统辖的境内出了一张告示,悬赏“缉拿苏维埃,死活不论”。
(B)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1)以上文字选自
(2)根据两段选文内容简要概括“红军”的特点。发布:2024/12/27 2:0:1组卷:24引用:4难度:0.6 -
2.某班举行“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请根据阅读积累,将阅读记录卡补充完整。
阅读记录卡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1)
国籍:美国
标题解读:作者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发生、发展的原因,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2)书名:《昆虫记》
作者:法布尔
国籍:(3)
作品内容: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第一手材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如(4)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27引用:4难度:0.8 -
3.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的叙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2:0:1组卷:2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