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卧铺      ①在外地实习半年的刘凤放假了,回家时赶上了春运。
      ②刘凤只买到了无座火车票。八九百公里的路程要一直站到家,刘凤很是懊恼。
      ③母亲不合时宜地打来了电话:“凤,咋样?买到火车票了吗?”
      ④母亲显得很着急,声音里满是期待。
      ⑤“没有,今年不回去了!什么忙也帮不上,就知道问问问!”刘凤没好气地吼道,然后恼火地挂断电话,拖着拉杆箱朝候车大厅走去……
      ⑥火车上的人真是太多了,刘凤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放好了行李,人已经被挤到了车厢连接处,紧贴在门口旁边站着。早知道这么挤,还不如过了春节再回呢!她又懊恼不已。
      ⑦人要是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这不,紧挨着刘凤站着一个农民工,蓬头垢面,衣着邋遢,胡子似乎有几天没刮了,眼圈微黑,显得很疲惫。
      ⑧最让人不能容忍的是他的身上竟然散发着一股汗馊味,很难闻。
      ⑨刘凤皱了皱眉头,想往墙角里挪,可是那里已经没有任何空间了。刘凤一脸厌恶,大声说道:“离我远点儿!”
      ⑩农民工先是一怔,然后拼命向后挤,希望能挤出一点空间。可是哪里挤得动,外面的人还急着往里挤呢。他急得脸都红了,不住地说着“对不起”,样子尴尬极了。刘凤瞥了他一眼,不再理会。
⑪正在这时,农民工的电话响了,他赶紧接听,用一只手拢在耳朵上,显得那么老土:“妈,我上车了,很快就能到家了。嗯,您放心……对,是卧铺……很舒服……”
⑫刘凤的心里猛地一动,似乎被碰触到了某根敏感的神经,让她如芒在背,不由得多看了几眼旁边的农民工。他的年龄并不大,跟刘凤应该算是同龄人,只是因为穿着打扮的原因,显得有些老气。
⑬那个农民工挂了电话,见刘凤愣愣地看着他,脸更红了,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⑭“你为什么要那么说呢?”刘凤好奇地问。
⑮农民工笑了,一脸纯朴:“这样她才放心嘛。儿行千里母担忧,她担心也好,不担心也罢,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又何必让她操心呢?”
⑯刘凤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忙掏出手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妈,我上车了。嗯,遇到了一个好心的老乡帮我买的票。对,是卧铺……”挂了电话,刘凤也笑了。
⑰火车在苍茫的山野间飞驰着,一路温情……(本文作者刘洪文,选入时有改动。)
(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情节 买到站
票回家
 
母亲打来电话关心行程
母亲打来电话关心行程
贴车厢门口站着 遇到农
民工
 
农民工对母亲的谎言触动了刘凤
农民工对母亲的谎言触动了刘凤
 
刘凤给母亲打电话告诉母亲说自己买到了卧铺票
刘凤给母亲打电话告诉母亲说自己买到了卧铺票
心情  
懊恼
懊恼
不耐烦  
更加懊恼不已
更加懊恼不已
 
厌恶
厌恶
惭愧 开心
(2)画“                 ”的句子是对农民工的
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
,这样写的好处是:
可以看出人物的身份并推测出其工作艰辛,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农民工的高尚
可以看出人物的身份并推测出其工作艰辛,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农民工的高尚

(3)读一读选文中有关农民工的神态语言描写,请抓住关键词,说一说你体会到农民工身上有怎样的品质?
      
从“拼命向后挤”“不住地说‘对不起’”体会到农民工是一个纯朴善良、性格腼腆、爱为他人着想的人。
从“拼命向后挤”“不住地说‘对不起’”体会到农民工是一个纯朴善良、性格腼腆、爱为他人着想的人。

(4)刘凤后来打电话向母亲撒谎?你觉得她做得对吗?为什么?
      
做得对。①刘凤听了农民工的话,深受感触,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她向母亲撒了谎,说自己买到了卧铺票。②刘凤打电话说谎的原因,就是受到农民工的影响,深受触动,不想让妈妈担心,是善意的谎言。
做得对。①刘凤听了农民工的话,深受感触,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她向母亲撒了谎,说自己买到了卧铺票。②刘凤打电话说谎的原因,就是受到农民工的影响,深受触动,不想让妈妈担心,是善意的谎言。

(5)读一读选文的结尾,对结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D

A.运用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温馨的气氛。
B.烘托人物想要回家的急切高兴心情。
C.收束全文,与文章主要情节形成照应,点明文章的中心。
D.写出了回家路途的遥远,含蓄深刻,引人深思。

【考点】记叙文
【答案】母亲打来电话关心行程;农民工对母亲的谎言触动了刘凤;刘凤给母亲打电话告诉母亲说自己买到了卧铺票;懊恼;更加懊恼不已;厌恶;外貌描写;可以看出人物的身份并推测出其工作艰辛,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农民工的高尚;从“拼命向后挤”“不住地说‘对不起’”体会到农民工是一个纯朴善良、性格腼腆、爱为他人着想的人。;做得对。①刘凤听了农民工的话,深受感触,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她向母亲撒了谎,说自己买到了卧铺票。②刘凤打电话说谎的原因,就是受到农民工的影响,深受触动,不想让妈妈担心,是善意的谎言。;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2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现代文阅读
    一诺千金
    秦文君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晒太阳。
    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昌桥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想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这是我和那个男生唯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jǐn。
          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tǎng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一个并不怎么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选文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流tǎng
     
              严jǐn
     

    (2)在“借钱男生”、“两少年”以及“我的女友”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请说说理由。
    (3)作者写两少年雨中赴约的目的是什么?
    (4)文中向我借钱的那位男生除了守信用这一美德外,还有什么品质?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5)如果你是“我”的那位女朋友,看到本文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用60个左右的文字把它描述下来。

    发布:2025/3/13 14:0:1组卷:234引用:1难度:0.3
  • 2.课外阅读。
    第一次      马路旁的行(háng  xíng)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裂开、绽开)了笑容。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败
     
    后退
     
    消耗
     
    容易
     
    (3)坚持就能胜利。这句话改为反问句是:
     

    (4)这篇短文主要写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5)概括写出下面四种人的态度:
    ①老奶奶的态度:
     

    ②妈妈的态度:
     

    ③小姑娘的态度:
     

    ④胡子爷爷的态度:
     

    (6)你从“小孩学步”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发布:2025/3/13 12:0:2组卷:61引用:2难度:0.2
  • 3.课内阅读。
    《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3)“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  ②没有把握住  ③找不着  ④改变常态  ⑤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有两个带点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
     
    ,第二个取意思。
    (4)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
    (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
     

    会说:
     

    (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
    课文中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也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语言、动作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发布:2025/3/13 12:0:2组卷:49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