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西藏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以发展高原有机农牧业为基础,以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保健药材、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
材料二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开发。西北地区大多选择面积广大的沙漠、戈壁处进行光伏电站建设,南方有些地区则是在水上建起了光伏电站。
材料三  青藏地区示意图、我国太阳能分布图、西北光伏电站景观图和青藏线唐古拉山段某处景观图。

(1)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写出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甲
黄河
黄河
;地形区:乙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山脉:丙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

(2)分析西北沙漠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降水较少,云量稀薄,光照充足,
降水较少,云量稀薄,光照充足,
;与西北地区相比,南方太阳能光伏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要
(大/小)一些。
(3)分析“净土”健康产业对西藏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4)读青藏线唐古拉山段某处景观图,该地设置了遮阳板保护青藏公路。推测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B
B

A.防止滑坡
B.防止冻土融化
C.防止水土流失
D.防止低温对路基的破坏
(5)结合生活、生产实际,人们对太阳能的主要利用方式除了发电还有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温室,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计算器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温室,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计算器
;青藏地区除了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还有
地热能
地热能
等清洁能源。(列举一种即可)

【答案】黄河;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降水较少,云量稀薄,光照充足,;小;B;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温室,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计算器;地热能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7/15 8:0:9组卷:20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青藏地区简图。

    材料二 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约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
    (1)青藏地区属于
     
    气候,海拔
     
    ,导致气温较低。
    (2)青藏铁路连接
     
    省和
     
    自治区,穿越
     
    (地形区),自然环境恶劣。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雅鲁藏布江河谷油菜籽单产高的自然原因。
    (4)根据所学知识简述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

    发布:2024/12/26 7:0:2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2.青藏高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以下河流发源地不是青藏高原的是(  )

    发布:2024/12/26 11:30:1组卷:45引用:3难度:0.5
  • 3.如图是小云和她的同学暑假期间在我国不同地区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完成下列问题。

    小云:领略了雪域高原的神奇,布达拉宫的雄伟壮观。

    小军:奔驰在美丽的草原上,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莲花!

    小刚: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闻到收获的气息。

    小红:徜徉于青山碧水,“鱼米之乡”。
    (1)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
     
    高原,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铁路的建成,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
    (2)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位于
     
    高原,当地是我国
     
    族的主要聚居区。
    (3)小刚所看到的一望无际的麦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当地的耕地类型以
     
    (“旱地”或“水田”)为主,我国旱地和水田的分布大致以
     
    (山脉)--
     
    (河流)线为界。
    (4)小红所说的“鱼米之乡”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根据照片说出该地区在自然或人文方面的一个特点
     

    发布:2024/12/26 7:0:2组卷:6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