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的气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起到重要作用,是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渭干河流域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最大灌溉区,其南部主要为绿洲。2000年以后,该流域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外加国内粮食和棉花价格的持续攀升,造成该流域人工绿洲面积不断扩张。
材料二:人工绿洲景观包括渭干河流域内人工经营的一切土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园地、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居民与工矿用地、交通用地以及渠道等。
1980年~2001年渭干河平原绿洲景观变化及其转移矩阵(转移百分比)
2001 | |||||||
1980 | 天然绿洲 | 人工绿洲 | 荒地 | 荒漠 | 水域 | 1980年(km2) | 2001年(km2) |
天然绿洲 | 55.2 | 31.8 | 9.9 | 2.2 | 0.9 | 516.1 | 426.3 |
人工绿洲 | 1.5 | 67.3 | 20.1 | 10.4 | 0.7 | 1252.6 | 1614.2 |
荒地 | 9.5 | 35.1 | 38.8 | 14.8 | 1.8 | 1389.3 | 1013.5 |
荒漠 | - | 4.3 | 18.5 | 77.2 | - | 878.4 | 969.9 |
水域 | 9.0 | 11.5 | 14.8 | - | 64.7 | 97.6 | 110.1 |
(1)概述渭干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描述1980-2001年间渭干河平原人工绿洲景观变化,并分析造成该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3)概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并分析渭干河流域盲目扩展人工绿洲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4)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渭干河流域的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位于中纬度地带;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2)人工绿洲面积在扩大。主要驱动因素有:新疆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绿洲面积小;新疆地区降水较少,人工绿洲有调节局地气候作用;沙尘暴等天气较为严重。
(3)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盲目扩展人工绿洲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负面效应。
(4)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全流域用水统一调配;修建水利工程;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改进农业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人工绿洲面积在扩大。主要驱动因素有:新疆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绿洲面积小;新疆地区降水较少,人工绿洲有调节局地气候作用;沙尘暴等天气较为严重。
(3)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盲目扩展人工绿洲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负面效应。
(4)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全流域用水统一调配;修建水利工程;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改进农业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29 14:0:1组卷:12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位于贵州西南部,该地区石灰岩广布,总面积47.63km2,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区域。花江峡谷喀斯特分布面积占比达88.07%,石漠化现象严重。水海坝附近岩层裂隙发育明显,峰丛地貌最为典型。图a为花江喀斯特峡谷地质剖面图,图b为该地月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生长在此处的植物表现出石生性、耐旱性、喜钙性。顶坛花椒是广泛栽培于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的地方品种,历来以“香味浓、麻味重、产量高”而著称,迄今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该地区已建成数万亩的连片顶坛花椒生产基地,顶坛花椒林成为当地主要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发现,花椒林下保留低密度矮小的杂草,有利于水土保持,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但是当地农民有时需要刈割杂草。
(1)说明水海坝附近地表峰丛地貌的形成过程。
(2)依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花江峡谷的植被表现出耐旱特点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顶坛花椒成为当地主要人工林的原因。
(4)推出当地农民通常在何时刈割杂草,并说明理由。发布:2024/12/18 15:0:1组卷:21引用:7难度:0.5 -
2.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基础上进行划分的
发布:2024/12/31 11:0:1组卷:4引用:2难度:0.8 -
3.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的功能定位、协同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领域和重大措施。2020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六周年,六年来京津冀三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相辅相成,取得诸多标志性进展。如图是京津冀协调发展区域图。
(1)分析京津冀各区域内部整体性的形成原因。
(2)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体现区域的特征及其关系。发布:2024/12/31 13:0:1组卷:2引用:2难度:0.5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