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1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 2H2↑+O2↑2H2O 通电 2H2↑+O2↑,实验时往往要在水中加入硫酸或硫酸钠,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增强水的导电性,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用图2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不正确的是 ABCABC。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能除去臭味
E.能使河水变得澄清透明
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水,实验室中常采用的方法是 蒸馏蒸馏。
(3)图3中,自来水厂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ABEABE(选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4)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BB(填字母序号)。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废旧电池随意抛弃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D.用滴灌、喷灌的方式给农田浇水
E.用洗菜水浇花
F.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5)小刚发现一些化学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有关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水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DD(填字母序号)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内预先放少量水: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B.排水法收集气体: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便于观察气体何时收集满
C.洗涤仪器:将仪器内可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后随水流离开
D.硫在氧气中燃烧瓶内预先放少量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6)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小洋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水样加絮凝剂沉降→过滤→吸附加消毒剂自来水。
①向水样中加入的絮凝剂是 明矾明矾,搅拌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操作,下列仪器(图1)不需要的是 酒精灯酒精灯(填仪器名称),通过该操作可以除去 不溶性不溶性(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

②为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向滤液中加入 活性炭活性炭,该过程属于 物理物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③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煮沸煮沸。
通电
通电
加絮凝剂
加消毒剂
【答案】2H2O 2H2↑+O2↑;增强水的导电性;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ABC;蒸馏;ABE;B;D;明矾;酒精灯;不溶性;活性炭;物理;煮沸
通电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6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1)水
(2)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
(3)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
①“沉淀池”中可用明矾作絮凝剂,化学式为KAl(SO4)n•12H2O,n的值为
②“吸附池”中常用
③“消毒池”中常用液氯作消毒剂,发生了反应:Cl2+H2O=HCl+HClO。若用自来水直接配制硝酸银溶液,会产生
④次氯酸(HClO)可除去废水中的NH3,产物有盐酸和单质气体生成,该气体常用作食品保鲜填充气,该气体为发布:2024/12/25 12:0:1组卷:70引用:2难度:0.6 -
2.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
(1)水的电解
①宏观现象:按图1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
③结论:水由
(2)水的性质
将黄豆大小的金属钾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生成H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水的用途
①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
②图2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
A.a图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
B.b图中的水提供热量
C.c图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
D.d图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发布:2024/12/25 13:0:1组卷:378引用:18难度:0.5 -
3.夏季多暴雨,对居民生活用水会造成一定影响。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1 14:30:4组卷:27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