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和若铁路(如图1)全长825 km,设计时速120 km,共设 20个站点,其中9 个为客运站点。2021年9月27 日和若铁路全线铺轨贯通,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正式形成“闭环“。
为防止沙害对施工的影响,该线路实行风沙防护工程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的方法,防止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高立式沙障、种植耐旱植被等。和若铁路是目前国内利用沙桥(高架桥)抵御风沙危害最长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改变了以往现场浇筑桥墩的做法,破解了沙漠铁路的建设难题。

(1)将和若铁路防止风沙危害的三种措施:草方格沙障(A)、高立式沙障(B)、耐旱植被(C),用字母按照距铁路线远近在图2中进行标注。
(2)和若铁路是目前国内利用沙桥(高架桥)抵御风沙危害最长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改变了以往现场浇筑桥墩的做法,说出沙桥(高架桥)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各自优势。

【答案】(1)

先期在外侧设置1.5米高立式阻沙障,同时在靠近铁路侧设置芦苇方格固沙,在阻沙障与草方格之:严间种植易于在沙漠生长的梭梭、红柳、胡杨等耐旱植被。
(2)沙桥:尊重自然、疏防结合,架空的桥梁能够让风沙从桥下穿过,减少风沙对线路和列车运行的影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工程量巨大,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建设;可以提高效率,缩短工期;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和难度;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从1962年至今,塞罕坝林场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如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塞罕坝林场(  )

    发布:2024/12/31 16:30:1组卷:1引用:1难度:0.6
  • 2.调查名称:荒漠化的治理
    调查资料: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的毛乌素沙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古代这里水草丰美,风光宜人,后来经历气候变化、战乱更迭和不合理的开垦,形成茫茫大漠。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动,极大改善了毛乌素的生态环境,也使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如图示意毛乌素沙漠的位置。

    调查思考:
    (1)简述历史上毛乌素沙漠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
    (2)列举榆林市实现“绿进沙退”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随着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发布:2024/12/31 11:30:1组卷:1引用:2难度:0.3
  • 3.据新华社消息,我国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植树运动。有关森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6:0:1组卷:1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