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后的猕猴桃若贮藏不当,容易腐烂,影响其营养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分别在1℃,5℃,10℃和16℃条件下贮藏猕猴桃,并测定果实的呼吸强度。果实的硬度变化可作为评价果实贮藏情况的指标,当猕猴桃软化到一定程度则不适宜贮藏,因此停止测定,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猕猴桃贮藏不当会影响营养价值,这是因为猕猴桃细胞在贮藏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 线粒体线粒体(填细胞结构名称)中,会消耗有机物。因此,可以通过呼吸强度来衡量贮藏效果。
(2)本实验探究了 温度温度对猕猴桃呼吸强度的影响。选取大小均匀,成熟度相对一致的果实,体现了实验设计的 单一变量单一变量原则。每组选用30个猕猴桃的目的 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3)由实验结果可知,1-51-5℃范围内,最适宜于贮藏猕猴桃,判断依据:1-5℃时猕猴桃的呼吸作用最弱1-5℃时猕猴桃的呼吸作用最弱。
(4)研究发现,呼吸作用还依赖于细胞内的多种活性物质才能顺利进行,这些物质的活性越高,呼吸作用越旺盛。由此推测,为猕猴桃喷洒 抑制抑制(填“促进”或“抑制”)这些物质活性的药剂,可以进一步提高猕猴桃的贮藏效果。
(5)在贮藏猕猴桃的过程中,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 保鲜袋储藏保鲜袋储藏的方法来提高贮藏效果。
【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线粒体;温度;单一变量;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1-5;1-5℃时猕猴桃的呼吸作用最弱;抑制;保鲜袋储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