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课文采用了“事+理”的方式来讲述故事,请分别用“ ”和“ ”在文中画出来。
(3)根据故事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人物语言,在括号里填写人物动作,并完成练习。
![]() |
楚人:“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 物莫能陷也。 ”他把自己的盾举的高高的,不停地叫卖着。 他把自己的盾举的高高的,不停地叫卖着。 楚人:“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 于物无不陷也。 ”(他高高举起自己的矛,不时用矛在盾前比画着。) 路人:“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
![]() |
“弗能应”的原因是: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用原文回答)(4)下列事例属于自相矛盾的是
B
B
A.我已经洗好衣服了,可妈妈总是不放心,要再洗一遍。
B.嚷着要减肥的姐姐总是控制不住食量,还说:“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呢?”
C.每天出门前,奶奶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路上小心。
D.爸爸总是夸哥哥的字写得好,责备我的字写得不好。
【答案】物莫能陷也。;他把自己的盾举的高高的,不停地叫卖着。;于物无不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01引用:4难度:0.2
相似题
-
1.阅读,完成练习。
司马光ㅤㅤ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在横线上写出下面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足跌没水中
(2)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A.水迸,儿/得活。
B.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C.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3)当孩子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发布:2025/3/12 13:30:2组卷:24引用:1难度:0.3 -
2.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见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好:
乃:
(2)选择下面句中停顿最恰当的一项,将序号写在
A.尾搐/入两股/间
B.尾/搐/入两股间
C.尾/搐入/两股间
(3)根据文中画线句子想象当时场景及杜处士表现,写下来,不少于40字。
(4)“所宝以百数”可否删掉?为什么?发布:2025/3/12 11:0:1组卷:92引用:2难度:0.6 -
3.读读比比,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
(1)
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②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
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②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发布:2025/3/12 21:0:1组卷:142引用:7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