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个非常缺水的国家,为了解决水资源缺乏,聪明智慧的中国人民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引大入秦,引滦入津,引汉入渭等,而全国最大最著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则是南水北调。结合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华北地区主要位于 半湿润区半湿润区(干湿地区),由于①河流偏少,而且流量小:②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用水量大:③工业、农业发达,对水的需求量极大:④水污染和水浪费较为严重:⑤气候方面的影响。使的华北地区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地区,对水需求的迫切性极高。请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2)南水北调的可行性:

①长江主要位于 多水带多水带(径流带),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水资源丰富,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搭配角度来看,南方 水多地少水多地少,所以,南方水资源有盈余。
②南水北调三线调水工程方案中,最简单的线路是东线,因为有 京杭运河京杭运河(运河)可以直接应用,只需要疏通河即可。
(3)东线工程调水面临困难:从地图资料可以看出,东线南半部线路地势大致为 南低北高南低北高,所以在需要建设多处提水站,层层提水。另外,由于该线路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容易造成 水污染水污染。
(4)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探究:

西北地区处于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西线工程计划从长江、雅砻江等河流上游调水黄河上游,缓解西北地区缺水,但是该工程暂时仍未开工,请结合资料,从必要性和可行性角度分析,该工程暂未开工的原因 西线工程所经地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施工难度大等西线工程所经地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施工难度大等。
【考点】跨世纪的四大工程;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答案】半湿润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多水带;水多地少;京杭运河;南低北高;水污染;西线工程所经地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施工难度大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0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