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有关黄土高原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黄土高原及华北平原。黄土土质松软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一遇暴雨,大量黄土被洪水冲入河流,滚滚东去。黄河、淮河和海河所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了华北平原。
材料二:图2为黄河金三角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是我国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江苏、上海等地的眼镜、皮具、模具、机械、纺织、服装等生产企业已经将部分产业转移至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

材料三:专家对植被覆盖率与减水减沙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获得相关数据如表。
植被覆盖率(%) | 地表径流减少率(%) | 侵蚀减少率(%) |
20 | 15 | 55一30一20 |
40 | 30 | 80一50一40 |
60 | 60一50一30 | 95一85一70 |
80 | 75一60一50 | 98一89一80 |
≥90 | 70 | 100一95一90 |
(2)列举B地区在经济生产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从自然和经济方面简述其成因。
(3)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A处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并试分析该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4)结合材料,分析产业转移对黄河金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何积极影响。
【考点】全球环境的基本问题;外力作用;风力作用与地貌;河流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污染物跨境转移的现状与应对政策;黄河流域协调发展及综合治理;其他河流协调发展及综合治理;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和发展的影响;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流水作用与地貌;地表形态的塑造.
【答案】(1)植被覆盖率越高,能形成的地表径流越少,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水土保持越好。
A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陡坡开荒;不合理开矿;滥采滥伐,破坏植被;城市及工程建设中的不当施工。
(2)缺水: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枯水期长;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土地盐碱化:降水季节变化显著,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急剧变化。大气污染:重工业集中,冬季燃煤使用量大,地势低平,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扩散。
(3)形成过程: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疏松的黄土层,地表经雨水和地表径流的不断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景观。
自然条件:黄土分布广,土层深厚,地表土质疏松;地表崎岖,多塬、墚、峁、沟;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径流众多。
(4)使得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提高了第二产业比重,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建立起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增加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提高了经济效益,提高了社会效益。
A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陡坡开荒;不合理开矿;滥采滥伐,破坏植被;城市及工程建设中的不当施工。
(2)缺水: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枯水期长;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土地盐碱化:降水季节变化显著,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急剧变化。大气污染:重工业集中,冬季燃煤使用量大,地势低平,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扩散。
(3)形成过程: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疏松的黄土层,地表经雨水和地表径流的不断侵蚀作用,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景观。
自然条件:黄土分布广,土层深厚,地表土质疏松;地表崎岖,多塬、墚、峁、沟;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地表径流众多。
(4)使得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提高了第二产业比重,促进了产业的升级;建立起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增加了当地劳动力的就业机会,提高了经济效益,提高了社会效益。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赣南地区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离子型重稀土储量居全国之首。近30年来,由于人类对赣南离子型稀土矿的开发利用,矿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表示意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开发利用不同工艺技术之间的对比。
方法 开始使用时间 使用过程 资源利用率 池浸法 20世纪70年代初 表土剥离━矿体开采一入池浸矿(用浸出剂渗浸置于浸出池(槽)中经过破碎的矿石,使其中有价组分转入溶液的过程)一回收浸液—尾矿排弃 26% 堆浸法 20世纪90年代后期 生产过程与池浸工艺基本相似,又被称为放大的池浸工艺 30%~40% 原地浸矿法 目前赣南地区利用此法的区域不足10% 不破坏矿体地表植被、不剥离表土开挖矿石的情况下,通过利用一系列浅井(浅槽)加入浸矿液,经过渗透和离子交换,有选择地将矿石中的稀土离子浸出并回收 75%左右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浑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浑浊天气日数图。
资料三: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
(1)该市浑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
(2)出现浑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
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
C.连续的阴雨天气
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
(3)该市SO2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51引用:3难度:0.3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博多河贯穿整个孟加拉国,总流域面积约为31000km2。地形以平原和低矮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广。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博多河流域是孟加拉国的稻米主产区。孟加拉国人口约1.6亿,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和工业区逐年扩张,加上流域特殊的地理自然特征,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如图示意博多河流域。
(1)简述博多河流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具体表现。
(3)分析博多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