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启,一片新的学习天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为了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某校七年级师生组织开展了“学习新天地”主题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的部分内容:
打开学习之窗
告别小学,踏进中学的大门,我们步入了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开启了生命成长的又一段旅程。为了丰富中学生活,小明做好了本学期的努力计划:一、必须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并且主动复习和预习,保证学习不落后;二、每学期利用课余时间至少阅读2本课外书籍;三、坚持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我思考】小明的努力计划说明了什么?
学习点亮生命
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今年读书日的主题为——“书香中国,全面小康”。在全民阅读渐成社会时尚的当下,读好书,好读书应成为社会标配。当前,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各种听书软件层出不穷,让用户的选择空间大为增强。读书、听书,不断充电已成为有识之士的一种生活新常态。
【我分析】为什么读书、听书,不断充电已成为有识之士的一种生活新常态?
分享学习秘诀
班会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学习秘诀:
小红: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一回到家就先完成作业,再去做别的事情。
小航:在学习文科时,对知识点进行迁移和整合,比死记硬背的吸收率要高得多。比如学习道法这一学科时,我就在脑海中搭建出大致框架,其实就是对教材内容的进一步消化。
小刚:课堂上,我会把老师讲解的知识点都消化掉,回家再把书上的例题仔细看看,基础知识就很扎实了。
……
【我践行】请你参与其中,分享你的学习秘诀。
【答案】(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2)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3)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习;做好课堂笔记;做好课前准备;注意预习、复习;注意归纳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等。
(2)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3)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习;做好课堂笔记;做好课前准备;注意预习、复习;注意归纳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8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5月26日,何江站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讲台上,作为哈佛大学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选出一名本科生和一名研究生,代表毕业生发言。
何江从小在湖南农村长大,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操着一口“农村英语”上了县城的高中。那是他第一次从农村走进城里。在宁乡县城,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与城里孩子的巨大差距。“第一学期很受打击,考试没问题,就是开口说英语很困难。”他说道。
不怕“使苦劲”的何江,买了一本英文版的《乱世佳人》回宿舍“啃”,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就在书本旁边进行大段大段的标注。
“学英语,跟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一样,没有捷径。”何江自认为有些“一根筋”。
从入读哈佛大学第二年开始,何江给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做辅导员,这让他的英语表达很快从“中式”转到了“美式”。到了读博士期间,何江就可以给哈佛大学本科生上课了。
材料二:1988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南田坪乡停钟村的一户农民家中,何江呱呱坠地。与村里其他农户明显不同的是,虽然何江家里经济条件一般,但他的父母却有个坚定的信念——不能为了打工挣钱而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
留给何江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睡前故事。无论白天农活儿干得多累、多苦,何江的父亲都会在睡前给两个儿子讲故事。
除了给儿子讲睡前故事,何江的父亲还严格要求两个孩子的学习。放学后,何家的两个儿子通常是被关在屋里“自习”的,作业做完了,继续自习;而这个时候,大多数农村男孩都在田间地头玩耍。
在母亲那里,两个儿子总能找到自信。何江现在知道,母亲当年的做法,就和如今他所见到的美国人的做法一样——以鼓励孩子的方式,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信。
何江记得,自己和弟弟都喜欢母亲“上课”。母亲的循循善诱与何江如今正在接触的美国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刚来美国时很不习惯,不管提什么建议,导师都说可以试试看。”何江说,学校有一种“鼓励文化”,无论是诺贝尔奖得主,还是那些名字被印在教科书上的人,都会习惯性地给予学生鼓励。他们会在跟你一起啃汉堡、喝咖啡时,时不时地鼓励你一番,让你觉得“前途不错”。
就连这次申请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何江也是在老师鼓励下进行的。
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每年只有极少数的中国学生敢于申请。何江想要发言,目的是让美国的大学生听听来自中国的声音。但他此前并不敢报名,“老师告诉我,你只要觉得可以,就去试试,没什么好丢脸的”。
(1)结合材料一,说说在学业方面,何江的成功有哪些值得你学习或借鉴的地方。
(2)结合材料二,说说父母和教师在何江成长过程中分别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发布:2024/12/11 8:0:1组卷:0引用:2难度:0.2 -
2.某学校与附近的博物馆联合开展“国家宝藏”系列活动,将课堂延伸至博物馆,通过参观、探索、研究,同学们将自己情有独钟的“国宝”用仿制、视频、图文小报等方式呈现出来。400多件(套)手工“文物”惊艳亮相,让广大观众惊叹不止。对此,同学们发表各自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博物馆也可以是学习的课堂
②生活处处有创新,同学们用不同方式呈现国宝也是创新
③开展“国家宝藏”活动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④这充分表明同学们关爱他人有爱心,尽己所能乐助人发布:2024/12/4 15:0:2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体育课上,老师教大家玩“双棍担球”的游戏:两个同学为组,一人拿一根棍子平行放好,将皮球放在棍子上,从起点运至终点,快者为胜。这一情境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 )
发布:2024/12/27 16:30:4组卷:3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