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课外阅读《汉字与中国心》后,你有什么感想?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或生活学习经验,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考点】读后感、观后感.
【答案】读《汉字与中国心》有感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汉字与中国心》。文中有这样一个情景,问,为什么中国的凝聚力会这么强?戏答曰:其一,我们都吃中餐;其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是的,我们讲的都是中国话,都讲中国话就是一种凝聚力。当日本侵略我们中国时,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靠的是我们的凝聚力和坚强的决心。正因为这种凝聚力,才让我们在敌人面前始终有着超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最能体现中国汉字特点也最能体现中国的凝聚力的是中国的古典诗词。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这些古典诗词人尽皆知,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都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古典诗词也铸就了中国人的凝聚力。这些微妙、诗意的情感,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也联结着中国人的凝聚力。
由此可见,读书是多么重要。只有读书,才会有文化、有知识,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更好得体现中国人的凝聚力。
最能体现中国汉字特点也最能体现中国的凝聚力的是中国的古典诗词。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这些古典诗词人尽皆知,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都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古典诗词也铸就了中国人的凝聚力。这些微妙、诗意的情感,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也联结着中国人的凝聚力。
由此可见,读书是多么重要。只有读书,才会有文化、有知识,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更好得体现中国人的凝聚力。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