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最南端。这里地形复杂,海拔在475~2430m之间,地势起伏较大;河流众多,主要由西北向东南流动;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分旱季和雨季,年降水量在1100~2400mm之间;森林覆盖率为63.7%,其中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群落层次多样,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材料二:图1为“西双版纳1992年和2010年植被和橡胶种植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人工经济林符合生态系统示意图”。

(1)西双版纳地势总体从西北西北向东南东南降低,自然植被分布有明显的垂直垂直分异现象;气候暖热,分旱雨两季,其中5~10月为雨雨季。
(2)从1992年到2010年,橡胶种植面积增大增大,这种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有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3)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人们模拟雨林和季雨林结构,在林下种植茶树、咖啡、草药、草果等,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复合生态系统,简要分析这种农业生态模式的好处。
【答案】西北;东南;垂直;雨;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成语“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原意是蜀地多阴雨,偶尔出太阳,犬吠不止。如图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读图完成5~7题。
太阳能资源属于( )
①可再生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清洁能源
④矿产能源发布:2024/12/31 15:30:1组卷:7引用:1难度:0.8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学旅行小组7月选择图中的“三江并流”保护区进行地理考察,考察中发现: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河谷两侧是壮观的雪山冰川、静立的原始森林,以及散落在保护区内的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川湖。“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也是我国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的重要宝库。
(1)简要说明三江并行奔流自然奇观的成因。
(2)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3)说明如何依托生物多样性,实现“三江并流”地区脱贫致富。发布:2024/12/31 17:30:2组卷:3引用:1难度:0.2 -
3.如图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
①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
②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强
③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少
④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发布:2024/12/31 14:30:1组卷:12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