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运用《建设法治中国》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看,国家治理的各种行为都要依法进行,而民法所规范的社会关系涉及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国计民生之中具有全局性和贯穿性。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5年、七编、84章、1250条,这部人民期盼已久的法律终于诞生,标志着我国从民事单行法时代迈入民法典时代,在民法典的保障下,我国的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人民权利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必将获得本质的提升。
结合材料,从法治建设的角度,简要说明民法典诞生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考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答案】①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民法典的通过和公布,体现了科学立法,我国的法律规范体系不断完备。②民法典的诞生,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③民法典的诞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④民法典的诞生,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引用:1难度:0.1
相似题
-
1.这10来我国制定修订生物安全法,森林法等20多部法律法规,首创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式设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实施长江10年禁渔。从中我们感受到( )
发布:2024/12/28 0:0:1组卷:44引用:4难度:0.5 -
2.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新增“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材料传递出民主和法治的关系是( )
发布:2024/12/28 4:0:1组卷:33引用:3难度:0.6 -
3.近期,我市有不少细心的居民会发现,身边多了一道色彩“靓丽”的“风景线”——垃圾分类投放亭。然而,许多垃圾分类投放亭却成了摆设……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模式粗放,推进垃圾分类迟缓,增加了处理量和难度,造成每年数百亿元的损失。垃圾分类推进迟缓,缘于“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靠自发无惩戒”。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针对身边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以下两种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观点一: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只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完美推进垃圾分类。
观点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以道德来引领,用法治来约束,才能有效解决垃圾分类的难题。发布:2024/12/27 22:30:1组卷:5引用:5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