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蜂(2n=10)的性别是由卵细胞的受精情况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在金小蜂种群中,受精卵发育成雌性,卵细胞直接发育为雄性,雌性个体数量远高于雄性。但由于部分雄性金小蜂的体细胞内有一条“自私”的非必需染色体—B染色体,使其子代雄性个体的比例远高于正常值。为研究B染色体“自私”的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试验。
(1)通常情况下,金小蜂的雄性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 55,这种雄性个体被称为 单倍体单倍体。
(2)B染色体只存在于雄性细胞内,独立于必需的5条染色体之外,其上的P基因影响金小蜂子代雄性个体比例,含P基因的雄性经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在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分裂时,除B染色体外,来自精子的其他染色体凝集成团,而后降解,导致子代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65+B65+B条,发育为雄性。
(3)研究人员将一种能特异性干扰P基因表达的物质--RNAi(RNA干扰)显微注射进雄性蛹内,羽化为成蜂后,与野生型雌蜂交配,杂交实验如图。
①RNAi为一种人工设计的双链RNA,能特异性地与细胞内同源的mRNA互补配对,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使其降解,从而干扰了P基因的 翻译翻译过程。但在此过程中,会有少量的RNAi残留,导致干扰失败,使部分P基因仍能表达。

注:饼图阴影部分表示该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P+表示有P基因,P-无P基因
②请写出图中Ⅰ、Ⅱ、Ⅲ的基因型。ⅠP-P-、ⅡP+P-P+P-、ⅢP-P-。
③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推测杂交实验二中F1代出现雌性金小蜂的原因 由于RNAi对P基因的干扰,使雄性金小峰产生的部分精细胞中的除B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也能进行正常分裂,而产生正常的精细胞(5+B)条染色体,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染色体(不凝集成团)能够正常进行有丝分裂,表现为雌性由于RNAi对P基因的干扰,使雄性金小峰产生的部分精细胞中的除B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也能进行正常分裂,而产生正常的精细胞(5+B)条染色体,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染色体(不凝集成团)能够正常进行有丝分裂,表现为雌性。Ⅱ和Ⅲ杂交产生的F2中雌性只有一种染色体组成,其原因是雌蜂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雌蜂通过调节,使含P+基因(或B染色体)的卵细胞失活(致死)雌蜂通过调节,使含P+基因(或B染色体)的卵细胞失活(致死),控制其数量,实现雌雄性别比例稳态。
6
5
+
B
6
5
+
B
【答案】5;单倍体;有丝分裂;;翻译;P-;P+P-;P-;由于RNAi对P基因的干扰,使雄性金小峰产生的部分精细胞中的除B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也能进行正常分裂,而产生正常的精细胞(5+B)条染色体,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中来自精子的染色体(不凝集成团)能够正常进行有丝分裂,表现为雌性;雌蜂通过调节,使含P+基因(或B染色体)的卵细胞失活(致死)
6
5
+
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9引用:2难度:0.6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