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一种构造物,能为鱼虾等提供生长、产卵和栖息的场所。研究者提出了“多营养层次”海水生态养殖模式,即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等滤食性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如图是研究者在某地设置的以人工鱼礁、海带养殖和牡蛎养殖为主体的“海洋牧场”,其内部部分构造和物质循环关系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判断,牡蛎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填成分)。牡蛎虽可滤食水体中的小型浮游植物,但大规模养殖还需定期投喂饵料,请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牡蛎作为该生态系统的输出产品,浮游植物等提供的能量无法满足大量牡蛎的能量需求;并且输出的元素不能回归该生态系统牡蛎作为该生态系统的输出产品,浮游植物等提供的能量无法满足大量牡蛎的能量需求;并且输出的元素不能回归该生态系统。海带和浮游植物之间存在 竞争竞争关系,若养殖海带数量过多,会导致牡蛎的 食物食物来源减少,产量下降。
(2)研究者测定了四个区域表层海水的无机氮与活性磷含量(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结果表明,牡蛎养殖区牡蛎养殖区的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是该区域的 残饵、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残饵、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N、P;另一方面是该区域的 浮游植物等被取食强度大,生产者少浮游植物等被取食强度大,生产者少,吸收的N、P少。
(3)上述海水养殖模式提升了群落 垂直垂直方向上结构的复杂程度,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中的 空间、阳光、食物等资源空间、阳光、食物等资源。但在构建该模式时,还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从而确定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这样做的目的是 既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确保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既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确保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
【答案】消费者和分解者;牡蛎作为该生态系统的输出产品,浮游植物等提供的能量无法满足大量牡蛎的能量需求;并且输出的元素不能回归该生态系统;竞争;食物;牡蛎养殖区;残饵、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浮游植物等被取食强度大,生产者少;垂直;空间、阳光、食物等资源;既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确保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0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3:0:2组卷:14引用:5难度:0.5 -
2.生态位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地、食物、天敌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位相似的生物,会发生下列哪种关系(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1引用:3难度:0.7 -
3.加拿大一枝黄花(双子叶植物)现身南充嘉陵。其根状茎发达繁殖速度快,容易在入侵地形成单优势种群落(指只有一个优势种的植物群落)、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固有“生态杀手”的“美名”。下列关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1:30:1组卷:1引用:1难度:0.7